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量一量找规律主备教师:付惠敏复备教师:审核人:一、学习目标1.综合运用“测量、统计、方程”方面的知识,探究发现皮筋(弹簧)长度和课本数量之间存在的规律,渗透函数的数学思想。2.在实验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与合作交流的能力。二、学习方式观察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交流法、练习法、对比法三、评价方式1、通过小组交流、学生参与情况以及回答问题情况对目标一和目标二进行检测,具体体现在教学流程第2、3环节中。2、通过具体检测题目对目标一和目标二进行检测,具体体现在教学流程第5个环节中。四、评价样题五、导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六、导学流程(一)、以情激学,明确目标,在兴趣引领中追寻快乐;1.教师出示:拉力器谈话:这是用来健身的拉力器,拉力器主要是用弹簧做的,谁能来试试把它拉开?(邀请两位学生来拉一拉)教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用力拉的时候拉力器有什么变化?(学生上台来拉一拉)学生:拉力器变长了。教师:两位同学拉的时候,弹簧伸长的长度一样吗?为什么?如果想让弹簧伸得更长应该怎么办?教师:那么你们认为弹簧伸长的长度和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因势利导:拉力越大,伸得越长。(二)、问题启学,自主研习,在独立思考中感受快乐;1.教师:课前老师布置了任务让大家做简易秤,做了吗?通过自己亲自动手,你认为作秤时应该注意什么呢?(生答)大家说的都很好,让我们来看大屏,了解一下做秤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修整简易秤,每组选出一杆标准秤,并及时做评价。2.师:大家选出的秤做的都非常好,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请同学们想一想:能不能根据你们桌上的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个猜想?或许里面有着神奇的规律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呢!你们觉得实验中要注意什么,否则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三)、探究释疑,合作交流,在互动展示中享受快乐;教师边演示,便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要点:确测量的起点和终点。定状态再测量。正尺子,不可歪斜。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水平。法使铁棒保持水平。测量数据,边填写实验记录单。(边分析,边大屏幕投影)(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记录表,使学生明确需要采集那些数据。可与1个小组合作,演示测量、填写1-2个数据)小组长进行分工,开始实验。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实验完毕后,小组讨论2个问题:(通过师生互动分析实验注意要点,使测量更准确。)增加一本书,弹簧大约伸长多少厘米?②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先请1个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我们现在采用“变中抓不变”的眼光去看表中的数据,哪类数据是在不断变化的?哪类数据几乎是不变的?再任意找2个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全班交流,发现类似规律存在。教师:弹簧总长度随着课本数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一种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生:折线统计图。3.选定某一组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师:同学们做的都非常好,我们现在就以这一组同学表中的数据为标准,完成课本78页的折线统计图。实验记录表所称课本数0123456…?…皮筋总长度(厘米)57911131517…23…皮筋伸长长度(厘米)0246810……4.观察统计图中的曲线信息,你发现了什么?(反复说,小组内说一说规律)5.如果要称量7本书,皮筋会伸长多少呢?渗透一次函数:Y=aX+b总长=伸长数×本数+原长如果要称量10本,皮筋会伸长多少呢?如果要称量的课本越来越多的话,皮筋会怎么样呢?得出结论:随着称量课本本数的增加,皮筋的长度不断增加,每增加一本课本导致皮筋增加的长度基本相等,但前提是不能超过皮筋的弹性范围。帮助学生理解上述二者的关系均是建立在皮筋的弹性限度之内的,反之,二者的关系不存在。(四)、学法指导,拓展迁移,在练习应用中实践快乐;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可以用Y=aX+b解决的问题,让我们带着我们刚刚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吧。(联系实际,进行练习)(五)、检测评价,反馈矫正,在反思提升中收获快乐。下面是聪聪和明明用弹簧秤称量语文课本的实验数据。1.请完成下表。所称课本数012357弹簧总长度410弹簧伸长长度0362.思考题:数学兴趣小组再用皮筋称量数学课本时,在称到第10本时,皮筋总长度是24厘米,称到第11本时皮筋总长度仍是24厘米,请解释是什么原因?如果继续称下去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六)、自我评价(或小组评价)对照学习目标,我给自己的评价是:目标1:非常棒好一般目标2:非常棒好一般2.反思总结这节课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需要提高的有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