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一、肥胖病的膳食(shànshí)营养防治3、肥胖与膳食营养的关系(guānxì)(1)食物总能量和脂肪摄入过多(2)不良的进食习惯(3)其他因素4、肥胖病的饮食管理(1)控制(kòngzhì)总能量的摄入(2)适当的营养素分配比例二、心脑血管疾病的膳食(shànshí)营养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炎症性、多阶段的退行性复合性病变,导致受损的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缩小。由于动脉内膜聚集的脂质斑块外观呈黄色粥样,故称为(chēnɡwéi)动脉粥样硬化。目前的研究表明:所有膳食营养素都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一)、膳食脂类与动脉(dòngmài)粥样硬化5、-亚麻酸、EPA和DHA可明显降低血浆甘油三脂、血浆胆固醇。6、反式脂肪酸(氢原子位于双键两侧)可增加LDL胆固醇,减少HDL。7、增加膳食胆固醇水平(shuǐpíng)可使血浆胆固醇升高。8、磷脂为强乳化剂,可使血液中的胆固醇颗粒变小,易于透过血管壁被组织利用,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二)、膳食热能、碳水化合物与动脉(dòngmài)粥样硬化(三)、膳食纤维与动脉(dòngmài)粥样硬化(四)、膳食(shànshí)蛋白质与动脉粥样硬化(五)、维生素与动脉(dòngmài)粥样硬化(六)无机盐、微量元素与动脉(dòngmài)粥样硬化(七)、其他因素与动脉(dòngmài)粥样硬化膳食(shànshí)调控原则3、多吃植物性蛋白(大豆蛋白),少吃甜食。4、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摄入,多吃粗粮和蔬菜。5、供给充足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蔬菜和水果。6、饮食宜清淡、少盐(<6g/人·日)。7、适当多吃保护性食品(大蒜(dàsuàn)、洋葱、香菇、木耳等),少饮酒。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三、糖尿病的膳食(shànshí)营养防治㈠、糖尿病的流行病学(liúxínɡbìnɡxué)2、糖尿病的危险因素(yīnsù)⑴饮食因素(yīnsù):“两多两少”—能量摄入多,消耗少;脂肪摄入多,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摄入少。⑵生理因素(yīnsù):增龄、妊娠、应激(感染、创伤)、高血脂、高血压、肥胖。⑶社会环境因素(yīnsù):能量摄入过多,应激增多,体力活动减少,能量消耗下降。⑷遗传因素(yīnsù):糖尿病具有家族遗传易感性。㈡、糖尿病诊断(zhěnduàn)标准㈢、糖尿病的饮食(yǐnshí)控制原则2、饮食调控原则⑴合理控制总热能(rènéng)摄入:达RNI的80%。⑵选用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吸收较慢多糖200~350g/日(参考GI)。限制小分子糖摄入。⑶膳食纤维摄入:20~35g/日。⑷控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脂肪供热比例<30%(植物油20g)P:M:S=1:1:1胆固醇摄入量<300mg/日⑸选用优质蛋白质:蛋白质占热能比例的10%~20%,优质蛋白质占1/3。⑹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VB、VC、钠、钾、镁、铬、锌、钙。⑺合理进餐制度:3~6餐/日,定时、定量⑻食物多样化:⑼防止低血糖发生:⑽急重病人在的饮食摄入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和严密监视(jiānshì)下进行。四、肿瘤的膳食营养(yíngyǎng)防治食物(shíwù)中的致癌因素食物(shíwù)中的抗癌因素恶性肿瘤(èxìngzhǒngliú)的营养防治五、痛风(tònꞬfēnꞬ)的膳食营养防治六、骨质疏松(shūsōnꞬ)的膳食营养治疗分子营养学(molecularnutrition)主要研究(yánjiū)营养素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研究内容:1.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调节机制。2.利用营养素促进对健康有益基因的表达和抑制对有害基因的表达。3.遗传变异或基因多肽性对营养素消化、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影响(yǐngxiǎng)。4.营养素需要量存在的个体差异的遗传学基础。5.营养素与基因相互作用导致营养缺乏病营养相关疾病和先天代谢缺陷的机制及膳食干预研究。1.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作用(zuòyòng)特点⑴一种营养素可以调整多种基因的表达。⑵一种基因表达又受多种营养素的调节。⑶一种营养素既可对本身代谢途径的基因表达调节,又可影响其他营养素代谢途径的基因表达。⑷营养素不仅可调节与生长发育基因有关基因的表达,还可调节致病基因的表达。3.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途径(tújìng)营养素(信号分子)细胞受体激活细胞信号转导系统激活基因表达主要途径(tújìng):①cAMP或cGMP蛋白激酶途径(tújìng)②酪氨酸激酶系统③离子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