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导学案4.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导学案4.doc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导学案4.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河北肥乡第二中学高三数学导学案主备人:申江丽课型:新授课课题: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学习目标:1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2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学习重点、难点: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流程:一、基础自查(预习并完成5分钟)1.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运算定义法则(或几何意义)运算律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四边形法则则(1)交换律:a+b=.(2)结合律:(a+b)+c=,减法求a与b的相反向量-b的和的运算叫做a与b的差三角形法则数乘求实数λ与向量a的积的运算(1)|λa|=|λ||a|(2)当λ>0时,λa与a的方向;当λ<0时,λa与a的方向;当λ=0时,λa=.λ(μa)=;(λ+μ)a=;λ(a+b)=.2.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向量b与非零向量a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实数λ,使得二、基础练习(自主探究完成5分钟)1.如图,D、E、F分别是△ABC的边AB、BC、CA的中点,则()2.(2009·山东)设P是△AB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eq\o(BC,\s\up11(→))+eq\o(BA,\s\up11(→))=2eq\o(BP,\s\up11(→)),则()A.eq\o(PA,\s\up11(→))+eq\o(PB,\s\up11(→))=0B.eq\o(PB,\s\up11(→))+eq\o(PC,\s\up11(→))=0C.eq\o(PC,\s\up11(→))+eq\o(PA,\s\up11(→))=0D.eq\o(PA,\s\up11(→))+eq\o(PB,\s\up11(→))+eq\o(PC,\s\up11(→))=0三、典型例题(分组展示完成20分钟)例1.设两个非零向量e1,e2不共线,已知eq\o(AB,\s\up8(→))=2e1+ke2,eq\o(CB,\s\up8(→))=e1+3e2,eq\o(CD,\s\up8(→))=2e1-e2.若A、B、D三点共线,试求k的值.例2.如图所示,在△ABC中,D、F分别是BC、AC的中点,eq\o(AE,\s\up8(→))=eq\f(2,3)eq\o(AD,\s\up8(→)),eq\o(AB,\s\up8(→))=a,eq\o(AC,\s\up8(→))=b.(1)用a、b表示向量eq\o(AD,\s\up8(→))、eq\o(AE,\s\up8(→))、eq\o(AF,\s\up8(→))、eq\o(BE,\s\up8(→))、eq\o(BF,\s\up8(→));(2)求证:B、E、F三点共线.四、当堂检测(10分钟)1.(2010·湖北卷)已知△ABC和点M满足eq\o(MA,\s\up8(→))+eq\o(MB,\s\up8(→))+eq\o(MC,\s\up8(→))=0,若存在实数m使得eq\o(AB,\s\up8(→))+eq\o(AC,\s\up8(→))=meq\o(AM,\s\up8(→))成立,则m=2.(2010·临沂调研)若点O是△AB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且满足|eq\o(OB,\s\up8(→))-eq\o(OC,\s\up8(→))|=|eq\o(OB,\s\up8(→))+eq\o(OC,\s\up8(→))-2eq\o(OA,\s\up8(→))|,则△ABC的形状为________.五、课后小结:六、课后作业:限时规范训练5、6、7、8、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