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常规力求创新追求理念有效实践——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1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重视常规力求创新追求理念有效实践——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ppt

重视常规力求创新追求理念有效实践——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2011年高考所涉知识分布2011年试题的一大亮点是背景材料除用经济、政治、科技、法律等外,又将漫画、民间风俗等作为素材(如21、23题)。主要是吸收了近年来各地高考中的新类型,使例题素材更加新颖,增加了新的题目设计形式(如39题)注重学科导向,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是2011年试题的最大亮点。主要表现为:一是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渗透(21);二是重视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核,(23);三是重视经济意识、民主和法制意识的考查,(16、38)就全国而言,2011年考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方特色,以地方的经济政治事务为切入点,突出社会热点问题的隐性介入,对社会重大事件的反映通过题目内涵的领悟来实现考察知识点将越来越细化,越来越贴近生活。二、近五年高考形成的基本定势(二)把握核心考点经济生活1.科学发展观、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目标的新要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2.财政的作用。3.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内容。政治生活1.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内容。2.政府宗旨、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职能文化生活1.文化及教育的作用和功能。2.大众文化。3.北京精神内容。生活哲学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的内容。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践的主体,坚持群众路线。(三)关注社会热点2.设问:①如何看待金融危机迅速波及世界及对我国的影响。②如何看待西方各国的"救市"措施。③分析我国政府所采取的调控措施。热点二、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经济、政治)1.材料:“打假”、“打四黑除四害”、食品安全;市场秩序与商业道德(诚实守信);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信用经济”;我国正在加强各种信用制度的建设(存款"实名制",各类"公示制度")。2.设问:①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必要性。②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热点三、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哲学基础1.材料:坚持房地产调控,千万保障房开建;从“反通胀、防过热”转向“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在“调结构”中提出实施一系列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经济危机对我国既是“危”,又是“机”的观点;中小微企业发展困难等。2.设问:①运用相关哲学原理,分析上述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依据②运用所学知识对既是“危”,又是“机”的观点进行分析热点四、唯物史观: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1.材料:中国古代思想新的言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近代中西方一些思想家的言论:"舍英雄几无历史"(梁启超)。作为英雄人物就在于,他"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胡适)。"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而伟大人物是某种"世界精神的代理人"(黑格尔);“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党的"十七大"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设问:①材料各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观。②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关于人民群众的提法,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热点五、经济全球化对我们的后果和影响(经济、政治)1.材料:入世(WTO)十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外贸摩擦;西方国家设置各种技术壁垒、环保壁垒;不等价交换;人民币升值等。2.设问:①结合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②分析所遇的困难和矛盾,并给出相应的对策。热点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政治、文化)1.材料: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设问①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性及措施②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文化建设的作用并提出建议。热点七、民生问题(政治、经济)1.材料:三农问题;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基层民主建设;扶贫标准大幅度提高,惠及上亿低收入人口等。2.设问:①结合上述材料阐述“民生问题”重要性及解决途径。②从财政作用(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党的执政方式等)进行分析热点八、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经济)1.材料:成品油价格调整(由政府管制走向放开价格、制定“价格法”;必要的行政干预--价格管制);企业之间的兴衰成败,优胜劣汰;企业创新与竞争力的增强。2.设问:①分析说明材料中描述的价格改革的方向及政府采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