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绩效评价实证研究(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企业并购绩效评价实证研究(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企业并购绩效评价实证研究(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企业并购绩效评价实证研究(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2005年3月第19卷第3期EastChinaEconomicManagementVol.19,No.3华东经济管理Mar.,2005企业并购绩效评价实证研究郭炜(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摘要]。研究结果表明,被并购方股东总是并购活动的绝对赢家,获利则存在一定的争论。[关键词];会计指标法;绩效[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097(2005)03—0118—03EmpiricalStudyonthePerformanceofCorporateM&AGUOWei(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Wuhan430074,China)Keywords:M&A;empiricalstudy;abnormalreturns;accountingindexesapproach;performance企业并购理论是企业理论、经济学以及公司财务理论中的最重要课题之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企业并购理论进展非常迅速,成为目前西方经济学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企业并购对企业的业绩会产生相当的影响。国外学者对企业并购的绩效已从以下角度进行了实证分析:使用会计数据来研究企业并购的绩效;比较不同范畴的并购企业间的业绩;通过股票价格来研究在企业并购公告时股票市场的反应;对并购企业的长期业绩进行研究。国内学者分别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比较企业并购前后的有关会计指标;比较并购企业与非并购企业的业绩变化;比较并购公告前后一定时期内的股价变动,研究并购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对并购绩效影响最大的因素包含的具体内容;比较不同并购类型的业绩影响;研究持股比例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等等。通过对企业并购前后的绩效变化的深入研究,从中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之为非正常收益法;另一种是通过并购事件发生前后年度有关会计指标的变化来判定事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方向,可称之为会计指标法。非正常收益法(abnormalreturnsmethodology)首先由Ball和Brown(1968)创造从而成功地检验了年报的信息含量,此后该方法在研究并购事件对企业绩效影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现代金融理论,经理人员决策是以提高股东收益为目标的,所以并购业绩的检验一般以并购前后股东财富的变化来衡量。采用非正常收益法,即将收购公告发布前后某段时间内并购双方股东的实际收益R与假定无并购公告影响的那段时间内股东的“正常”收益E(R)进行对比,得出所谓的非正常收益AR,用公式表示为AR=R-E(R)。这首先要确定一个事件期。通常以宣布日为中心选取要测量的时间段。确定事件期的目的是为了捕获该事件对股票价格的全部影响。事件期越长,所捕获到的影响就越全面,但这样也会使得估计容易受到更多不相干因素的影响。事件期确定后,接下来就要确定事件期内预期的“正常收益”。对实际收益R的计量一般是计算测量区间股价的变化和股息的支付,而对正常收益E(R)的估算则较为复杂和困难。对E(R)的测量一般有三种方法,即均值调整收益法、市场模型法和市场调整收益法。这三种方法计算的结果较为相近,但因为一、实证检验方法描述企业并购业绩的变化一般会在两个方面得到反映:一方面,企业的股票价格会发生某种程度的波动;另一方面,企业的一些财务指标会发生变化。这样,就形成了两种企业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方法。一种是通过企业在并购事件发生前后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的方向来衡量企业绩效的变化,可称[收稿日期]2004—11—25),男,博士后,研究方向:投资决策等。[作者简介]郭炜(1974——118—市场模型法明确考虑到了与市场相联系的风险因素和平均收益,它通过个股收益与市场股票收益的关系构造回归模型,估计有关参数,进而以这些参数来计算个股的正常收益,所以市场模型法的应用较为广泛。衡量企业并购绩效的另一种方法是会计指标法,即采用并购事件前后企业的财务和会计数据来进行比较分析(Par2rino和Harris,1999)。在我国,用非正常收益法来研究企业到4%的非正常收益率;而对于兼并而言,被收购方公司股票价格的非正常收益率为20%,收购方公司的股票价格虽然没能产生非正常收益率,但也未出现低于零的现象。Asquith(1983)对1962-1976期间211家成功被收购的公司和91家未成功被收购的公司作了深入分析,虽然他发现在被收购前480个交易日里所有这些公司都只能实现负的非正常收益率,但当公告被收购时,“目标公司的非正常收益率极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其中,公告日成功和未成功被收购的公司的非正常收益率分别为612%和7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