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新课程学习方式转变问题研究PPT文档.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以学定教――新课程学习方式转变问题研究PPT文档.ppt

以学定教――新课程学习方式转变问题研究PPT文档.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为什么要转变学习方式?二、什么是学习方式?三、怎样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一、为什么要转变学习方式?时代发展的呼唤人类社会的三次技术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各种高新技术以“加速度”的进程发展:1946年计算机正式诞生,1947——1958年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相继问世,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60年激光器出现,1971年微机研制成功,1973年生物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进入90年代,一场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微电子技术为先锋,以生物技术和电子新材料为重点,以光和激光、新能源、海洋开发、空间开发技术为前沿的世界新科技革命迅速兴起,它正在引起并将继续引起人类生产力的新飞跃,并使之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网络的发展,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将信息时代的社会细胞连为一体。1995年的国际互联网上发送的电子邮件的数量就已经远远超过了邮局发送的数量;今天,一根头发丝般细的光纤就能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29卷的全部内容在不到1秒钟的时间里从波士顿传到巴尔的摩。百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如下特征:1.人类知识信息的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科学家曾作过估算,截止1980年,人类社会获得的科学知识,90%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30余年获得的。人类的科学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1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1倍,当今则是每3至5年增加1倍。据统计,仅于90年代初每天出版的科技论文就有6000-7000篇,全球每小时就有20项发明创造问世,每过1年就会新增790亿条信息。2.现代科技向生产的转化速度越来越快。18—19世纪,从电荷的发现到系统的电子工业的建立,用了150年时间;把照相术原理付诸应用花了112年时间;20世纪,自1935年发现铀235原子裂变后,仅3年时间就建成了第一座原子反应堆,6年后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而太阳能电池从研制到生产只用了2年,激光从发明到应用只用了半年。类似发明的变革速度正在明显加快。3.知识陈旧周期逐步缩短。18世纪,知识陈旧周期为80—90年;19—20世纪,这一周期为30年;20世纪50年代为15年;20世纪60年代为5—10年;20世纪80年代后为3—5年。调查表明,80年代在职的技术人员自认为90%的已有知识已经过时,设计技术人员10年中有一半知识过时。与此同时,情报文献的半衰期也在缩短。据70年代的统计,地质学为12年,数学为11年,植物学为10年,化学为8年,机械制造为5年,物理为5年,金属学技术为4年。到了80年代和90年代,缩短的时间继续加快。人类面临着未来社会的严峻挑战21世纪,世界将进入一个以知识和技术不断创新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如果说这在80年代初还只是未来学家的一种预言的话,那么到了90年代后期,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长,将越来越主要取决于或依赖于知识生产的水平、知识进步的程度、知识创新的能力。由此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经济增长方式,引起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全面而深刻的变革。21世纪又是人类面临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知识和人才的多少、民族素质的高低和创新能力强弱的竞争。要强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赢得激烈竞争的主动权,加快培养创新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提高国民素质和国家创新能力是关键。教育在增强综合国力方面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行为主义:“联结说”桑代克、“刺激-反应说”华生、“操作性条件反射说”斯金纳;认知主义:“顿悟说”苛勒、韦特海默、考夫卡;“学习场说”勒温;“认知结构说”布鲁纳;“有意义言语学习说”奥苏贝尔;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和当代著名的学习实验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人本主义:“非指导性教学”卡尔·罗杰斯;建构主义:美籍奥地利人、控制论专家、认知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冯·格拉塞斯费尔德。漫画家李欧•李奥尼(LeoLionni)在《鱼就是鱼》(fishisfish)中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鱼鸟——【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278~279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合作学习中的课堂管理;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和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3.必要的学习资源的提供;如果说这在80年代初还只是未来学家的一种预言的话,那么到了90年代后期,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建构主义:美籍奥地利人、控制论专家、认知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冯·格拉塞斯费尔德。强调自主学习,不是否定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不等于自由随意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