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赵州桥鲁班的故事相传,鲁班周游天下,走到赵州(今赵县),一条白茫茫的洨河拦住了去路。河边很多人上争着过河进城,而河里只有两只小船摆来摆去,半天也过不了几个人。鲁班为便利百姓交通运输,决心自已动手,在河上建造一座坚固、美观的石拱桥。鲁班的雄心壮志感动了“上帝”,派来了“天工”“神役”支援。在一个傍晚,有个神童从河西边赶来一群羊,到了鲁班的工地后,神童突然不见了。而那群羊则一下子变成了修桥用的石料、拱圈石、桥面石、栏板石、望柱石、勾石、帽石等,样样俱全。在那些“天工”、“神役”的帮助下,鲁班用了不到一夜时间,胜利地完成了这座“制造奇特”的石拱桥。鲁班(中国建筑鼻祖木匠鼻祖)李春(赵州桥的建造者)基础讲解所获荣誉赵州桥世界古代建桥史上的领先性是明显的,据说欧洲到19世纪中期才出现类似赵州桥的敞肩拱桥,比我国晚了1200多年,或许正因为如此,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赵州桥为世界第十二处“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并赠牌纪念。建筑结构世界第一座敞肩石拱桥,敞肩是什么?建筑结构赵州桥在保持大桥稳定性方面采取了许多严密措施。赵州桥的拱圈共有二十八道,三十五厘米宽的石头,二十八条、一块块石头叠成一个又一个三十五厘米的拱圈,二十八条这样的拱圈并在一起,它总是向中间凹进去就出来,就产生一个向内的水平分力,使这二十八条拱圈结合得更紧密,所以这个桥两边宽,中间窄,建筑史上有人把它叫做巴比伦式,因为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石头建筑发展得很早,他们做了很多圈,包括门洞,包括桥洞。各块条石之间用两个形似锯子的“腰铁”相连,腰铁也叫“细腰”。腰铁镶进去以后,它互相错了位也拔不出去了,所以这个桥的整体性,虽然是二十八条单独的拱圈并列着,但是互相之间是有连接的,再加上顶面的石头,把这些石头再连上,它就把它拉在一起了!艺术价值赵州桥不仅科学水平很高,而且造型艺术十分优美,它的弧形平拱和敞肩小拱的造型,巨身空灵,线条柔和,雄伟秀逸,稳重轻盈;远眺犹如苍龙飞架、初月出云、又宛若长虹饮涧、玉环半沉。在桥的主拱顶上雕有龙头形龙门石一块,八瓣莲花的仰天石点缀于桥侧。以造型逼真的石雕群像,运用浪漫手法,塑造出想象中的吸水兽,寄托人们期望大桥永不遭受水灾、长存永安的愿望。桥两边的栏板和望柱上,雕刻有各种蛟龙、兽面、竹节、花饰等。潘龙汪洋戏水,苍龙意欲腾空,龙兽之状,若腾若飞,石雕的刀法苍劲古朴,艺术风格豪放而新颖,刻工精细,意境深远。显示了隋代浑厚、严整、矫健、俊逸的石雕风貌。宋代赵州刺史杜德源有诗赞曰:“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元代刘百熙有诗赞曰:“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赵州桥建筑巧夺天工,所以自宋元以来,广泛流传着鲁班修桥,上帝派"天工""神丁"暗中相助,一夜成桥的神话故事,脍炙人口的戏剧《小放牛》,匠师李春喻为"圣人",更增添了赵州桥的神奇色彩。抗破坏历史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距今1400多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3月8日邢台发生7.6级地震,赵州桥距离震中只有40多公里,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4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9次。建筑原理赵州桥桥址选择比较合理,使桥基稳固牢靠这里的地层是由河水冲积而成,地层表面是久经水流冲涮的粗砂层,以下是细石、粗石、细砂和粘土层。根据现代测算,这里的地层每平方厘米能够承受4.5到6.6公斤的压力,而赵州桥对地面的压力为每平方厘米5—6公斤,能够满足大桥的要求。选定桥址后在上面建造地基和桥台。建桥历经1400年,桥基仅下沉了5厘米,说明这里的地层非常适合于建桥。赵州桥的砌置方法新颖、施工修理方便李春就地取材,选用附近州县生产的质地坚硬的青灰色砂石作为建桥石料。在石拱砌置方法上,均采用了纵向(顺桥方向)砌置方法,就是整个大桥是由28道各自独立的拱券沿宽度方向并列组合而成;拱厚皆为1.03米,每圈各自独立、单独操作,相当灵活。评价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