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姓氏歌》|人教(部编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姓氏歌》|人教(部编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姓氏歌》|人教(部编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2《姓氏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偏旁“弓、钅”。2、学习并能纯熟书写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了解中国的传统姓氏文明,激发热爱祖国文明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习生字的音、形、义。教学难点:纯熟背诵课文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朗读导入,激发兴味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你们姓甚么吗?你们的姓就是你们名字的第一字或前两个字,每个人都有本人的姓,有的小朋友还有相反的姓,如今大家都来说一说本人姓甚么吧。2.先生自在说。3.揭示课题,并板书。4.随文识字:“姓”。(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留意读好后鼻音。(2)先生交流怎样记这个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能够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3)组词。(4)教师范写,先生书空。教师提示写字留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留意避让,右侧的“生”横画要略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5)生描红。设计意图:开课伊始,节奏感强的《百家姓》朗读一下子让先生充满好奇,充满兴味,留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顺势随文识写生字,有效地进步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效地促进了儿童言语的发展。二、自主学习,了解儿歌1.借助拼音自在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朗读。3.小组合作。(1)自在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儿歌一共几个大节?从中读懂了甚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5.交流本人读懂了甚么,还有甚么不懂的。设计意图: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先生在独立考虑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但是对于第二大节中出现的复姓,先生会有疑问,因而需求引导先生质疑,浸透“学贵有疑”的思想。三、开展游戏,趣味朗读(一)朗读第一节。1.指名朗读第一节。2.齐读第一节。3.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出示:甚么李?木子李。甚么张?弓长张。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1)说说发现了甚么。(经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2)出示几个姓,让先生尝试拆解。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3)齐读第一节。(4)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4.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1)除了拆字法,还有甚么方法也能讲清本人的姓氏呢?(2)照模样说一说。出示:你姓甚么?我姓方。甚么方?方向的方。①师生问答。②先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5.齐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二)朗读第二节。1.引读:师:中国姓氏有很多——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指点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3.出示第四、五行,认识复姓。(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2)教师介绍复姓。(3)先生补充本人知道的复姓。(4)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4.指名读第二节。5.齐读第二节,背诵第二节。(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1.个人应战赛。2.男生女生集体比赛。3.齐读课文。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激发先生的学习兴味,培养先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和习气。低年级先生留意力集中工夫短,采用拍手游戏、朗读比赛等方式寓教于乐,可以让先生一直保持浓厚的学习兴味。四、合作学习,识记生字1.出示生字。2.出示生字:么、国、方、什、双、王……说说有甚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记住它们。3.小组合作交流。预设:国:四四方方一个框,里面住着小玉儿。(猜谜法)方:“放学”的“放”去掉反文旁,就是方。(熟字拆解法)双:又又成双。(部件组合法)王:王王王,王嘉成的王。(介绍班级同学姓氏法)4.出示字卡,先生领读、自在读、小组读、开火车读。5.比一比,看谁组的词语多。(把生字进行组词。)设计意图:引导先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先生的想象能力,经过对多种识记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发先生自主识字的兴味,从而达到对字形字义的全体识记。五、指点书写,掌握笔顺1.复习写字姿势。(“三个一”)2.动画演示生字的笔顺,先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3.观察例字: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甚么地位。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该当占田字格的甚么地位。遇到先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如:国——方框儿要略微大一些,竖画要直,“玉”字要写得小,里面的一竖写在竖中线上;双——两个“又”在写的时分要留意变化,左侧的捺要变成点,稍稍比右侧的“又”小;王——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