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端午粽_人教部编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3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端午粽_人教部编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端午粽_人教部编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10端午粽【教学要求】1.认识“端、粽、节、总”等13个生字,会写“午、节、叶、米、真、分、豆”7个字。认识“立、米”两个偏旁。2.经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践,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留意读好长句子。4.能用本人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模样、昧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风俗、来历。【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2种偏旁部首。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感受民风民俗和民族传统文明,激发爱国情感。【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2个新偏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感受民风民俗和民族传统文明。教具预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甚么节日吗?2﹒生自在说端午节的风俗。(课件出示2粽子图)3﹒揭示课题并板书:10端午粽(板书:10端午粽)4﹒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下方就让我们一同先来看一看书中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故事。1.自在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三不”: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2.要想读好课文,就必须先认识这些生字朋友。(课件出示3)duānwǔjiézònɡyèmǐzhēnfēndòu端午节粽子竹叶大米真是非常红豆zǒnɡjiānròudàizhījùniàn总会中间鲜肉带回去知道据说纪念你认识它们吗?本人试着读一下。指正:“粽、总”的平舌音,“端、间、分、念”的前鼻音,“肉”的翘舌音需求重点指点,留意声母“”的发音。(1)谁能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其他同学跟读2遍。(2)这些字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课件出示4)端午节粽子竹叶大米真是非常红豆总会两头鲜肉带回去知道据说纪念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3)识记生字:【设计意图“米、豆、肉、带”4个字,可以让先生自主认一认,联系实物图片读一读这4个生字相关的词,如“大米、黄豆、牛肉、海带”等。】本课生字以合体字为主,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先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①结合偏旁识记。指点先生认识2个新偏旁“立、米”,识记“端、粽”。②熟字、部件方法识记。“端、粽、节、总、据、念”6个形声字,可以引导先生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几个合体字均可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念”字的声旁是“今”,不要错看下方“心”字的一点,当成“令”。③联系生活识记。“米、豆、肉、带”4个象形字可以用联系实物的方式引导先生识记,让先生了解这4个象形字本来都是食品。④熟字组词识记。本课生字可以组成一些常用词,引导先生读一读,巩固生字。词语举例:(课件出示5)端:端午端正节:节日过节总:总是总和间:房间空间分:分开非常知:知识知道据:根据据说念:想念怀念3.生字朋友认识了,读课文就更容易了。下方我请几位同学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本文介绍了有关粽子的哪些知识?4.教师评价先生的朗读。5.本文介绍了有关粽子的哪些知识?(1)(课件出示6)粽子的做法、原料,粽子的滋味,粽子的品种,粽子的纪念意义。(板书:做法滋味品种纪念意义)【设计意图:理清文章脉络,从几个方面抓要点概括课文大意。】(2)分别找出相应的句子。(课件出示7)做法、原料:粽子是用青青的箬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两头有一颗红红的枣。滋味: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品种:除了红枣棕,还有红豆棕和鲜肉粽。纪念意义: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读读写写(课件出示8)如,上午、下午、叶子、真心、真好、真正、豆子、土豆、大豆、节日、过节、大米、小米、千米、分手、分开、非常”。三.识记字形,指点书写。1.出示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板书:午节叶米真分豆)(课件出示9、10)观察字形,留意“分”是多音字。本文中,本文中读“fēn”,另外还读“fèn”。2.指点写字规律:【设计意图:本课要求学习书写的4个生字“午、真、豆、节”中,要引导先生写平、写舒展。书写上下结构和上中下结构的字要引导先生观察部件的上下比例及横向宽窄。上中下结构的“豆”和“真”要写得紧凑,整个字不能拉得过长。】午:留意两横的长短、间距,最初一笔竖要又直又正真:上、下两部分较窄,而两头部分则较宽,上面的“十”和下方的“八”要写得扁,两头有四横,长横要写平。豆:上窄下宽,两头的口该当写在横中线的上面,最初一笔长横要写平、写舒展。节:上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