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doc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第四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85例5教材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教材先通过让学生度量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并分别计算出它们的和,使学生初步感知到它们的内角和是180°。在此基础上,教材再提出用实验的方法加以验证。实验的方法是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引导学生拼成一个平角来加以验证,并概括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做一做”应用这一结论解决问题,使学生知道,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两个角的度数,可以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求第三个角的度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2.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验法探索新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中体验发现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规律。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教学准备:三角尺、量角器、三角形纸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一)认识三角形内角引入: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三角形,谁能说出三角形有什么特点?课件演示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过程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课件分别闪烁三个角及的弧线),我们把三角形里面的这三个角分别叫做三角形的内角。(这里,有必要向学生直观介绍“内角”。)(二)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心理大家对三角形这么熟悉,那,你能画吗?画难度大一点的。请画一个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能画得出来吗?我想,三角形的三个角一定藏有什么奥秘吧。今节课,咱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2和”。(板课题)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一)研究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播放课件)熟悉这副三角板吗?请拿出形状与这块一样的三角板,并同桌互相指一指各个角的度数。(课件闪动其中的一块三角板)90°、60°、30°也就是这个三角形各角的度数。它们的和怎样?你是怎样知道的?把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合起来就叫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演示另一块三角板的各角的度数。)这个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90°+45°+45°=180°)从刚才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并且是特殊的三角形。)(二)研究一般三角形内角和1、猜一猜。猜一猜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看法。2、操作、验证一般三角形内角和是180°。(1)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师: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是不是180°,你能用什么办法来证明,使别人相信呢?(预设生:可以先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再加起来。)师:哦,也就是测量计算,那就请四人小组共同研究吧!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每种类型的三角形都需要验证,先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很快完成这个任务。(课前每个小组都发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指导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合理分工,提高效率。)(2)小组汇报探究结果,并不是刚好都是180°。(三)继续探究1、用拼合的方法验证。没有得到统一的结果。这个办法不能使人很信服,怎么办?还有其它办法吗?(预设生:用拼合的办法,就是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放在一起,可以拼成一个平角。)师:怎样才能把三个内角放在一起呢?(预设生:把它们剪下来放在一起。)3师:很好,请用不同的三角形来验证。小组内完成,仍然要先想好怎样分工才能很快完成任务。2、汇报验证结果。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3、课件演示验证结果。(播放课件)(教师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学生齐读一遍。)三、解决疑问。现在你能说说不能画出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的原因吗?(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直角,它的内角和就大于180°。)在一个三角形中,有没有可能有两个钝角呢?四、巩固练习,形成技能:(一)基本练习1、看图,求出未知角的度数。2、书本85页“做一做”在一个三角形中,∠1=140。,∠3=25。,求∠2的度数。(二)巩固练习1、埃及金字塔建于4500年前的埃及古王朝时期,它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物,外形像中文“金”字,故名“金字塔”。金字塔大小、高矮各异,外表有四个侧面,每个侧面都是等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