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猴头菇栽培技术方案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6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珍稀猴头菇栽培技术方案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

珍稀猴头菇栽培技术方案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常州工学院学士学位论文目录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与调研…………………………………………………………第二部分设计说明………………………………………………………………………第三部分设计成果……………………………………………………第四部分结束语…………………………………………………………………………第五部分致谢…………………………………………………………………………第六部分参考文献…………………………………………………………………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与调研一、主要任务1、完成珍稀猴头菇的种类调查;2、完成珍稀猴头菇的营养价值调查;3、完成珍稀猴头菇的生活习性调查;4、完成珍稀猴头菇的环境条件调查;5、完成珍稀猴头菇的生产标准调查;6、完成当前最新栽培技术的调查;二、设计思路1、猴头菇的生物学特性2、猴头菇的常用栽培品种3、猴头菇的常用栽培技术4、猴头菇的加工工艺三、图片四、总结通过毕业设计,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自我努力下,经过查阅资料和毕业实训,对猴头菇的生物学特性、常用栽培品种、常用栽培技术和加工工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专业知识和专业水平得到了提升,在生产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加强,业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深受公司领导的称赞。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勤奋踏实,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一步一个脚印去面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第二部分设计说明1、理论分析在珍稀猴头菇的栽培生产过程中要完成对珍稀猴头菇的种类调查,珍稀猴头菇的营养价值调查,珍稀猴头菇的生活习性调查,珍稀猴头菇的环境条件调查,珍稀猴头菇的生产标准调查,当前最新栽培技术的调查,需要保障生产者的健康和安全,确保产品的品质,提高生产效率,节省生产成本。在调查研究、消化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一种珍稀猴头菇的栽培技术方案。2、设计方案1、完成珍稀猴头菇的种类调查;2、完成珍稀猴头菇的营养价值调查;3、完成珍稀猴头菇的生活习性调查;4、完成珍稀猴头菇的环境条件调查;5、完成珍稀猴头菇的生产标准调查;6、完成当前最新栽培技术的调查;猴头菇的栽培技术瓶栽瓶栽猴头,发菌快、出菇早、生产周期短,因此瓶栽是栽培猴头的最普遍的方法之一3.1.1装瓶将拌匀的培养基装入750毫升的菌种瓶,料面压紧压平,内部稍松,用牛皮纸封口。装料须在6小时内完成。用罐头瓶、菌种广口瓶、酒瓶等,但以用广口瓶种菌较好。如用酒瓶先将酒瓶颈部截去5~7厘米将瓶刷净。然后装满培养料,塞好棉花球塞、棉塞上再包一层牛皮纸。采用口径3厘米左右,容积为750毫升的普通菌种瓶为好,其次是口径5厘米左右,容积为750~1000毫升的化工瓶,罐头瓶较小装料量不足,影响产量而不宜选用。装瓶不能装得太浅,否则会在瓶颈以下形成长柄猴头菇,使食用部分的比例下降。猴头菇只有裸露在空气中才能得到形态正常的子实体,并获得高产,所以培养料要装至瓶颈以上距瓶口2~2.5厘米处。将培养料压平后,在中部打孔,直达瓶身中、下部,用双层牛皮纸封口。瓶内料面光滑,松紧适度,不可太满,上留3~5cm空间(装瓶至瓶肩处捣实),瓶口用牛皮纸或塑料封口。按上述各配方的比例称取各原料混合一起,加水拌匀。酸碱度调至PH5.5~6,含水量为65~70%。然后逐一分装在菌种瓶中,边装边压实,装至瓶肩处压平,洗净瓶壁和瓶口,用布擦干,塞上棉花,包好瓶头即可装入高压锅或蒸笼、土消毒灶灭菌。3.1.2灭菌高压灭菌一小时或用高压锅蒸6~8小时,取出送接种室。高压(125℃)灭菌2小时或常压(100℃)灭菌10~12小时。高压锅加压达1.5公斤/厘米2,保持1小时;蒸笼或土消毒灶在蒸汽上升后保持六小时。灭菌要求常压100℃保持6~8h,高压1.5kg/cm2的条件下,维持1~1.5h,然后取出冷却至30℃以下,按常规接种。3.1.3接种降温(降至26℃以下)后接种。在接种箱酒精灯火焰下接种,每瓶接人指甲大小猴头三级原种2小块,及时塞好棉花塞送至培养室培养。料温冷却到28℃以下时,将瓶料放入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放适量的消毒药剂,密闭熏蒸0.5小时接种;每瓶菌种接50瓶左右。灭菌后待料温降到28℃以下时,将瓶搬入无菌室中,经密闭消毒后,按无菌操作接入一小匙菌种铺盖瓶面,塞上棉花即可。灭菌后用无菌操作挑取斜面菌种一块,投入培养基瓶内,使温度达到20~25℃,空气相对湿度达到60~65%,塞上棉塞。约30~40天,菌丝长满培养料,形成菌膜。当菌膜上子实体原基接近棉塞时,拔去棉塞。灭菌后待料温降到28℃以下时,将料瓶搬入无菌室或接种箱中,经密闭消毒后,按无菌操作接入一小匙菌种,铺盖瓶面,塞上棉花即可。培养料经高压或常压灭菌后,冷却至30℃以下,在无菌室接种,每瓶接种蚕豆大菌种一块。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