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4.0进入壁垒14.1进入成本和市场结构14.2内生进入成本和外生进入成本14.3自由进入与社会福利按照完全竞争模型的假定,长期均衡状态下的企业规模分布难以预测,任何规模和数量的分布都是可能的。然而,现实中很多行业的企业规模和市场集中度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图14.1显示,法国和德国的市场结构十分相似,表明有一些特定的行业因素决定了企业的规模。图14.2显示,法国和比利时的市场结构明显不同,表明市场规模也是市场结构的重要决定因素。本章重点讨论市场规模和技术是如何影响市场结构(企业规模、企业数量、行业集中度)的。§14.0进入壁垒对进入壁垒的分析,侧重于考察产业内在位企业与准备进入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而对集中度、产品差别化的分析,侧重于考察在位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构成进入壁垒的各种因素包括:(1)规模经济(2)必要资本量(3)产品差异化(4)绝对费用传统上被认为是进入壁垒的因素:◆规模经济壁垒所谓规模经济,就是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平均成本不断下降(规模收益递增)的过程。反之,即为规模不经济。新企业在未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以前,由于不能享受规模经济性,相对于已占有市场的在位企业来说,其成本必然较高。由这一原因造成的市场进入障碍,就叫规模经济壁垒。u必要资本量壁垒新企业进入市场时所必须投入的资本就是所谓的必要资本量。必要资本量的大小,决定了新企业进入某一产业的难易程度。一般而言,必要资本量越大,企业筹资就越困难,市场进入的障碍也就越高。这就是必要资本量壁垒。u产品差异化壁垒在位企业的广告宣传、周到服务和产品的特色使其能获得商标信誉,而消费者一般也愿意使用已熟悉的产品。当一个企业欲进入一个新的市场,就要投入额外的费用,将自己的产品与市场上已有的产品加以区别。这些用以区别于其他产业的费用就形成了差别化壁垒。u绝对费用壁垒在一个现有的市场上,生产要素和经营资源一般都已被瓜分。一个企业欲想进入新的市场,势必要从已有厂商的手上“抢夺”这些资源,比如原材料、进货和销售渠道、人才等。而这样的“抢”,是要额外代价的。这种比现有厂商付出更多的额外代价即构成了绝对费用壁垒。u转换成本壁垒转换成本是指购买者变换供应者所支付的一次性成本,包括重新训练业务人员、增加新设备、调整检测工具等所带来的成本,还包括中断原供应关系的心理成本等。如果这些转换成本很高,则新进入者为使买方接受这种转换,必须在成本或经营方面有重大改进。转换成本越高,进入者壁垒就越高。u政策法律壁垒有些产业的进入,不仅要受经济因素的制约,还必须受到政策、法律的制约,如政府发放的各种生产、经营许可证。这些政策法律所构成的制约和限制,就是所谓的政策法律壁垒。§14.1进入成本和市场结构企业数量n是市场规模S的增函数,但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成比例,因为企业数量的增加会加剧价格竞争,导致利润下降,从而反过来限制了市场可容纳的企业数量。结论:由于价格竞争加剧,在位企业的均衡数量变化程度小于市场规模的变化程度。◆U型平均成本曲线◆最小有效规模、规模经济与集中最低平均成本时的规模为最小有效规模(MES),处于MES左边的企业即为平均成本递减(规模收益递增)的企业。而所谓的规模经济,就是随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平均成本不断下降(规模收益递增)的过程。最小有效规模越大,意味着为实现规模经济所必要的产量越大,市场集中度也就越高。规模经济与规模收益递增是同一个概念。事实上,固定成本F值较大的行业有更高的规模经济程度。而企业数量n是固定成本F的减函数,F值较大的行业中企业的数量较少。结论:最小有效规模越大,或规模经济程度越高,行业集中度也就越高。最小有效规模和规模经济都是一种进入壁垒,因此,市场的进入壁垒越高,集中度越高。◆行业演进的历史与集中以上分析基于所有企业的规模和技术参数相同、拥有完全信息等假定,但现实中,很多同类行业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市场结构明显不同。影响市场结构的其他因素:*技术因素*预测错误*协调(博弈)失误*外部环境的影响技术因素:并非所后企业都可以获得同样的技术。拥有专利技术的企业具有成本优势,专利失效后也往往可将“第一行动者优势”转变为“可持续竞争优势”。→学习曲线即使所有企业可获得同样的技术,如果没有一种技术能够支配其他技术的话,有几种现有技术,就会有几种可能的自由进入均衡。信息的不完全性:突发事件的不可预测性等将导致对需求的预测错误。→石油危机、911事件其他因素:协调(博弈)失误、市场体制和产业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等。结论:行业演进的特殊历史细节可能会在某种情况下超出技术因素而决定长期的市场结构。§14.2内生进入成本和外生进入成本例如,广告已成为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