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的三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感悟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寓意。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寓意教学过程:开门见山,直接揭示课题。1、今天施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板书课题:指2、名3、两个人念,4、后齐读5、念得真棒,6、那读了这个题目,7、使你想到了哪个成语8、是啊,9、课堂上最美的语言就是我们小朋友读书声了,10、今天有没有信心把你们最动听的声音展示给施老师和其他听课老师听听啊11、真是一群自信的孩子,12、那我们要想把课文读好,13、首先应该把字音读准确,14、课文读通顺。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5、现在就请小朋友用自己最动听的声音,16、把课文读一遍,17、做到正确、流利。18、都读通顺了吗?要不19、要再准备20、一下?出示生字卡片,21、指22、名23、读组词。24、刚才我们生字都会认了,25、那把生字放到课文中去,26、你还会念吗?指27、名28、分段朗读课文学习第一小节29、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是厉害,30、轻轻松松就把字音读准了,31、课文读通了,32、不33、过这不34、算是最厉害的,35、最厉害的呀,36、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37、把课文的感情给读出来,38、有没有信心读好。(有)现在请你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39、等会把你读得最好一句给我们大家展示展示。40、谁先来给大家展示展示。(2—3)41、为什么这么读呀?板书:着急42、第一小节中还有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那个人很着急呀,43、请你动手找一找、划一划,44、交流:读一读、说一说(不同45、形式的朗读)(评价语;你能不能把你读得这么好得经验给大家介绍介绍呀!谁能读得更好呀!谁来试试,如果你能变得更加着急就更好了!重点句:(1)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1、给巴望找个朋友,2、天天去,他会想些什么呢(2)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禾苗真得一点儿也没长高吗?为什么?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学、做、演学习2—3小节过渡语:是啊,这个想了好就久,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来我们一起观察一下书本上的图,看看他想到了什么办法?46、观察图片47、交流,48、板书:拔苗49、是啊,50、他把禾苗芽一棵一棵往高处拔了,51、站在田边眼望着自己那一片长高了一大截的禾苗,52、那个人摸着额头的'汗水会怎么想怎么说呢?53、是啊,54、他虽然身体感觉很累,55、但是他心理却万56、分高兴,57、回到家里,58、一边喘气一边高兴地说:…指59、名60、读(3—5)61、听着你们的读书声真是一种享受,62、那现在把二、三两个小节连起来读,63、有没有信心比刚才念得更好64、齐读二、三两个小节学习第四个小节1、过渡语:是啊辛苦了这么久,那力气到底有没有白费呢?指名读最后一节2、交流:结果怎么样呢?(板书:禾苗枯死)3、禾苗为什么会死?如是你是那个人的邻居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4、是啊,禾苗生长都有它的规律,要慢慢地长,如果咱们不依靠他的生长规律,急于求成,就会坏事,这就叫————()5、像这种通过讲一个故事来说明道理的文章,我们就叫他寓言。板书:寓言拓展1、那在咱们学习中,你碰到过哪些事就像“揠苗助长”一样,急性子办了坏事呢?《揠苗助长》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2、积累本课词语,能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练习复述课文。3、能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中感悟寓意: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2、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要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把事情弄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揠、转、费”,会写“转、拔、疲、费、枯”这5个字,掌握一个多音字“转”。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本课词语。3、喜欢学习寓言故事,初步感悟寓意。教学重、难点:运用喜欢的方法识记本课生字,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悟寓意。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板书课题:揠苗助长)同学们认识这几个字吗?谁能试着读一读?(指名读课题)一齐读课题。看了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生:“揠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