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城市的起源-经济学的视角生产中集聚经济产生的原因市场营销中的集聚化经济城市化研究的重点问题城市化研究的重点问题(续)一、城市化的基本理论1.“Urbanization”全面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内涵中国城乡划分和统计口径两种城市地域的回顾:城市辖区与城市实体城市辖区——行政区城市实体——建成区城乡界线不一致、不明确解决城市实体与城市行政界线不一致的途径:城市化地区:中心地方+外围密集居住区中国城市统计口径的讨论城镇地域和城镇统计口径存在的问题1)没有一个保持稳定的城镇和城镇人口的定义2)用现在的市镇行政区为基础的各种城镇统计指标难以反映中国城镇的实际状况3)虽然城镇非农业人口的数量比较接近城镇发展的实际状况,但仍不理想4)不同空间尺度的城镇辖区没有相互区别的专用名词,造成概念和城镇统计口径上的人为混乱3城市化规律的主要理论城市化的预备期城市化的三阶段论Urbanization经济:工业化、三次产业的推进、收入和就业机会的增加;彼得·霍尔(PeterHall,1984)的城市演变模型将城市演变过程归纳为五个时期城市对外交通网络的形成和交通工具的完善。2)“suburbanization”3)虽然城镇非农业人口的数量比较接近城镇发展的实际状况,但仍不理想经济职能和居住职能分化、城区面积扩大、中心城区的变化、通勤和人口移动、环境变化、交通变化等。Extremesegregation中国城市统计口径的讨论郊区化是否意味着大都市区的衰退?把注意力和资金分配从城市外围转向市中心区,解决城市实体与城市行政界线不一致的途径:参阅:非农化与城市化分析论文国外学者将这一过程称为逆城市化Sub-urbanization特征:城市核心区成为人口、建筑、经济高密度地域,土地利用呈现多样化特点,城市功能分区体系逐渐形成。Shiftingofemploymentactivitiestothesuburbs参阅:非农化与城市化分析论文彼得·霍尔(PeterHall,1984)的城市演变模型将城市演变过程归纳为五个时期1)中心城市化阶段(CentralizedorCentralization)2)“suburbanization”distanceWhathasaccompaniedthesechanges?CentralCityDisinvestmentDetroit’surbanemploymentcentersdeclinedasaresult郊区化是否意味着城市运行效率的提高?郊区化是否意味着大都市区的衰退?发生在工业化后期向服务经济的结构转型中。产生原因:城市核心区过于密集的生产要素、人口、建筑所带来的“城市病”。产业部门的土地竞租机制不断完善。第三产业的土地利用效益和竞租能力明显高于其他产业,其他产业只能向外围转移。城市对外交通网络的形成和交通工具的完善。结果:城市核心区人口向郊区转移。郊区成为城市核心区工业扩散的区位。竞争能力差的商业也被迫迁往郊区。促使城市核心区与外围地区共同构成都市化地域。评价:郊区城市化并不意味着大城市的衰退,大城市的规模仍在扩大,城市功能的到进一步加强,城市扩展方式转为低密度蔓延。3)Counter-urbanization逆城市化是否意味着城市化水平的下降?逆城市化首先出现在英国,1961年一1971年,大伦敦人口减少了0.8%,1971年一1981年又减少了10.1%.除伦敦以外,1971一1981年英国许多大城市也普遍出现人口下降现象,如曼彻斯特市人口减少17%,利物浦减少16%等出现逆城市化的时间稍晚.根据30个最大的标准大都市统计区(SMSA)的人口统计,1970一1980年有9个SMSA的人口出现下降,大多为东北部的老城市,如纽约市人口年均减少0.9%,费城年均减少0.2%,波士顿年均减少0.1%,底特律年均减少0.2%,匹兹堡减少0.6%等导致逆城市化的主要因素4)Gentrificationre-urbanizationPeri-urbanizationPittsburghPostGazette.(InPhiladelphia)城市对外交通网络的形成和交通工具的完善。(2)扩大中心区的就业机会;把注意力和资金分配从城市外围转向市中心区,彼得·霍尔(PeterHall,1984)的城市演变模型将城市演变过程归纳为五个时期竞争能力差的商业也被迫迁往郊区。TheCityofPittsburghhaslosthalfofitspopulationsince1940Shiftingofemploymentactivitiestothesuburbs集聚经济(Agglomerativeeconomies)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