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重金属.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掌握重金属.ppt

掌握重金属.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目的要求】掌握重金属、砷盐的检查原理和方法熟悉《中国药典》现行版制剂通则的检查项目及特殊杂质的检查原理了解农药残留量的检查原理和方法了解黄曲霉毒素的检查方法中药制剂的检查项目:制剂通则检查一般杂质检查特殊杂质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1中药制剂杂质检查二、杂质的限量检查1、杂质限量: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通常用%或ppm表示。2、杂质限量检查及计算方法1)限量检查:规定一定限度,要求所检测的样品中某组分的含量不超过此限度。2)检查方法对照品比较法:取一定量与被测杂质相同的纯物质或其它对照品配制成标准溶液,与一定量供试药物的溶液,在相同处理条件下,比较反应结果,从而确定杂质限量是否超过规定。灵敏度法:在供试品溶液中加入试剂,在一定反应条件下,观察有无正反应出现。§1中药制剂杂质检查一、重金属检查法1、重金属的概念重金属是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呈色的金属.如:Ag、Pb、Hg、Cu、Cd、Bi、Sb、Sn、As、Ni、Co、Zn等.重金属存在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及安全性.铅易在体内积蓄中毒,以Pb为代表.一、重金属检查法(一)第一法:硫代乙酰胺法1、原理:§2一般杂质检查§2一般杂质检查§2一般杂质检查一、重金属检查法(二)第二法:灼烧后检查1、原理:供试品先炽灼破坏后,使有机结合的重金属游离,再按第一法检查.一、重金属检查法(二)第二法:灼烧后检查3、操作:一、重金属检查法(二)第二法:灼烧后检查4、讨论:a.HNO3处理后,必须蒸干除尽NO.b.炽灼温度严格控制:500-600℃c.含钠盐或氟的有机药物在炽灼时改用铂坩埚或硬质玻璃(玛瑙)蒸发皿.如:盐酸氟奋乃静中重金属检查一、重金属检查法(三)第三法:硫化钠法1、原理在碱性介质中,以Na2S为显色剂,使Pb2+与S2-作用生成PbS的混悬液,与一定量标准铅溶液经同法处理所呈颜色比较,不得更深.2、适用范围适用于难溶于稀酸(或在稀酸中即生成沉淀)但能溶解于碱性溶液的药物中重金属的检查.3、方法取供试品适量,加NaOH试液5ml和水20ml使溶解后,置纳氏比色管中,加Na2S试液5滴,摇匀,与一定量标准铅溶液经同法处理所呈颜色比较.一、重金属检查法(四)第四法:微孔滤膜法1、原理同第一法2、适用范围当重金属含量低(2-5g)时,在比色管中难于目视观察,采用本法.3、方法使重金属生成的硫化物富集于微孔滤膜上(铅斑)提高检查的灵敏度.二、砷盐检查法(一)古蔡氏法Gutzeit(法定方法)1、原理:二、砷盐检查法(一)古蔡氏法Gutzeit1、原理:故加入碘化钾、酸性氯化亚锡还原剂,将5价砷还原为3价砷AsO43-+2I-+2H+→AsO33-+I2+H2OAsO43-+Sn2++2H+→AsO33-+Sn4++H2OI2+Sn2+→2I-+Sn4+4I-+Zn2+→[ZnI4]2-Sn2++Zn→Sn+Zn2+二、砷盐检查法(一)古蔡氏法Gutzeit2、装置:3、操作:①A瓶:标准砷溶液(1µg/ml)2ml+盐酸5ml+水21ml+KI试液5ml+酸性SnCl2试液5滴,室温放置10min②A瓶+锌粒2g,接导气管C③25℃-40℃水浴45min取出,比较砷斑颜色深浅二、砷盐检查法(一)古蔡氏法Gutzeit4、讨论1)Zn粒2)溴化汞试纸的选择3)适宜的PH值及反应温度和时间4)干扰物的排除a、供试品是硫化物,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干扰:排除方法:加入浓硝酸处理b、供试品是铁盐(Fe3+)干扰:Fe3+能消耗还原剂(KI、SnCl2),并能氧化砷化氢.排除方法:先加酸性SnCl2试液使Fe3+→Fe2+二、砷盐检查法(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Ag-DDC法)(法定)第一步:同古蔡氏法生成砷化氢第二步:砷化氢还原Ag-DDC溶液,产生红色的胶态银.目视比色法仪器分析510nm,可定量二、砷盐检查法(三)白田道夫法(灵敏度低)1、原理:SnCl2在HCl中能将砷盐还原为棕褐色的胶态砷,与一定量的标准砷溶液按同法处理后进行比较,判断供试品中砷盐的限量.§2一般杂质检查§2一般杂质检查§2一般杂质检查§2一般杂质检查§2一般杂质检查§2一般杂质检查§2一般杂质检查§2一般杂质检查§2一般杂质检查§3特殊杂质检查§4农药残留量的检查§5黄曲霉毒素的检查(食标)§6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