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检查表-办公室最新文档.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88 大小:3.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内审检查表-办公室最新文档.doc

内审检查表-办公室最新文档.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内审检查表-办公室最新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最新文档,欢迎下载)内审检查表QR-QAD-J-003版本/修改次数:01/00№:部门代表:审核员:标准章节号检查内容检查记录备注4.2.3文件控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在发放前是否都经批准?公司对文件的批准是如何规定的?抽查2份文件。公司是否对文件的评审、修改和更新有书面的规定?修改更新的文件是否要重新批准?文件的批准方式是如何规定的?是对每份文件进行签字批准还是对文件原件进行批准?还是另外单独下发批准文件?能否提供一份识别文件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的控制清单?文件是否有发放号?请提供一份文件发放登记表。表中是否有文件的发放号和领用部门和领用人的签字?公司内部使用文件是否都加盖红色“受控”印章?是否有使用复印文件的现象?对文件领用部门和个人是否要求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外来文件如何控制?作废文件如何控制?1、抽查:质量手册、程序文件都经批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技术文件由董事长批准,其它文件由管代批准。2、在PR-DCC-001《文件控制程序》.中有规定,修改更新文件需重新批准。3、对文件签字批准,有的是对原文件进批准。4、受控文件清单,符合要求。5、有文件发放号,查:QR-BUD-K-001《受控文件发放表》符合要求。6、都有加盖红色受控印章,没有复印文件的现象。7、有规定。8、填写外来文件台帐进行控制,管代负责法律法规文件收集,生技部负责标准收集。9、见PR-DCC-001《文件控制程序》中的6.4条款),文管中心应留存一份作为历史资料,并于留存文件封上加盖红色「作废」章。4.2.4记录控制公司是否编制了质量记录的控制程序?经谁批准?公司采用什么方式对质量记录进行标识?质量记录的保存部门是否提供了适宜的贮存方法和贮存环境,以保护质量记录免遭丢失、损坏或变质?1、已编制,由总经理批准。2、统一使用生产指令号与采购单号。3、提供了适宜的贮存方法和贮存环境,均符合要求。内审检查表QR-QAD-J-003版本/修改次数:01/00№:021标准章节号检查内容检查记录备注4.2.4记录控制质量记录的检索是否方便?是否编制了记录的检索目录?当有人要借阅或检查某些记录时,是否在很短时间内(一般在3分钟内)即可查到所需要的记录?查阅目录。质量记录的保存期限是如何规定的?超过了保存期间,如何进行处置?4、查记录表格式,编制了检索目录,要求提供供方评定表,在3分钟内能提供。5、保存期限一般为三年,超过保存期限应进行作废毁和作废留用处置。5.3质量方针5.4.1质量目标请办公室主任谈谈公司制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什么?公司的质量目标是否已分解到办公室建立什么目标?是不是可测量的,如何评审质量目标,是否达到要求?如达不到要求采取什么措施?1、见质量手册:2、有制定目标,可以测量进行统计分析,若达不到要求,采取纠正措施。5.5.1职责和权限办公室在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中主要负责哪些过程的控制?办公室主任的主要职责和权限是什么?1、办公室主负责:4.2.3、4.2.4、6.2。2、负责文件管理,人员培训协助总经理以各种方式贯彻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等。5.5.3内部沟通有关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情况,你部门是否了解?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办公室与其他部门工作是否经常沟通?采用什么方式沟通?1、主要是通过口头传达、会议了解和内部联络单。2、主要以口头、会议沟通和内部联络单6.2人力资源6.2.1总则公司各个岗位的任务、性质及要求是否确定?是否根据覆盖岗位职责所要求的能力安排人员?公司是否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等方面评价人员的能力或进行人力素质测评?查2份评价记录。1、编制了岗位职责规范,按规范安排人员。2、查到员工“吴院梅”发现无培训记录。内审查表QR-QAD-J-003版本/修改次数:01/00№:022标准章节号检查内容检查记录备注6.2.2能力、意识和培训公司对岗位基本培训要求(应知应会)是否确定?关键岗位上员工是否达到岗位应知应会要求?查2份培训考核记录。公司是否为满足公司发展、个人成长,必须具备的知识、经验、能力提出新的培训要求?公司培训资源(包括师资、教材、场所、设施、经费、工具)等是否充足适宜?根据公司确定的培训需要是否安排计划、公司分层分类培训,确保按需培训、学以致用?公司是否注重能力(如技术能力、管理、交往等能力)培训?是否注重意识(参与意识、质量意识)培训?在实际工作中,员工是否具备要求的知识、意识和能力?公司对所开展培训的有效性是否进行评价?所采取的评价方法(包括考核实例、观察、问卷等)是否有效、适宜?公司员工是否建立保持了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的记录?1、已确定岗位其中培训要求,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