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璐《小学生习作兴趣培养三重奏》.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范晓璐《小学生习作兴趣培养三重奏》.doc

范晓璐《小学生习作兴趣培养三重奏》.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生习作兴趣培养三重奏【摘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名言道出了兴趣对一个人在学习与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心理学则认为,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人的个性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特点。由此可见,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学生对作文有了明确的动机和良好的“内部态度”,就会在行动上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主动精神。在习作教学中,只有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可以有希望他们积极、愉快地进行写作。因此,引导小学生习作,我们可以从培养兴趣入手。【关键词】培养兴趣;激发兴趣;增强兴趣在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最为辛苦备至的工作,而学生不爱写作文、写不好作文的现象也相当普遍,根源在哪里呢?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恐怕是重要原因之一。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篇)在习作教学中,教师首先使学生对作文“好之”,进而“乐之”,才是上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的这句名言道出了兴趣对一个人在学习与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人的个性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特点。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学生对作文有了明确的动机和良好的“内部态度”,就会在行动上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主动精神。因此,在习作教学中,只有当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积极、愉快地进行习作,而不认为是苦差事。因此,引导小学生习作,我们应该从培养兴趣入手。培养小学生习作兴趣的途径、方法可以有多种,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得出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培养习作兴趣,从课文教学中渗透。一般开始习作训练时,大部分学生不懂得习作是怎么回事,他们不知道写些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写,对写作发生畏难情绪,害怕上习作课,这都是学生的普遍心理。所以我认为,习作教学可以功在平时。学生对习作发生兴趣,需要我们从平时语文教学的“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抓起,也能收到好的效果。例如学习了“来来往往”这个词语,启发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引导说话,可选择不同的人和事多造几个句子。如,“学校里正在大扫除,同学们来来往往,真是一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妈妈很晚还没回家,我站在路边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多么希望妈妈马上出现在我眼前。”;“国商正在商品大降价,吸引了来来往往路人的眼球,大家像潮水一样涌进国商去抢购。”;“马路上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我们过马路可一定要小心地走人行横道。”……这样的训练,可以让新学的词语在学生头脑中变得比较亲切、自然。又如:学习了“她写完了作业。”的句式,可从多方面进行训练,引导学生扩句“她怎么写完作业,是什么作业?写得怎么样或感觉如何?”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说:“她认真地写完作业。”有的说:“她写完了语文作业。”有的说:“写完后感觉很轻松。”然后再引导学生变换句型,改成疑问句、把字句、被字句等等。这样有意识地在平时语文课的教学中进行训练,就能为习作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激发习作兴趣,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习作来源于生活,只要注意身边的素材,抓住事物的特点,就有取之不尽的作文资源。小学低年级学生,不知道观察什么,如何去观察,我们老师不可以把学生只圈在教室的小小空间内,而应该让他们走进大自然的大课堂,让他们去认识、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例如:建议家长带领学生观看日出日落,到动物园认识各种动物,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农村,走进超市认识各种蔬菜、水果,组织开展野炊活动……这些活动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能看见、听见,亲身去体验生活。再回到课堂上来与同学们交流,把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感受到的快乐来与同学分享,然后动手再写,写起来就不会像原先那样空洞、乏味了。如果适合在学校内开展的,那效果就会更好了。如指导学生写一次有趣的活动,我事先利用活动课时间组织活动:“给小猫画胡子”。这个活动本身就很有趣,学生非常喜欢参加,每个人都觉得有话可说。在活动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注意察看表演者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留意“观众”的情绪。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口述,学生们想说的兴趣很浓,谁都想把自己看到的说出来。其中有位小男生是这样描写的:“这节课老师给我们做游戏:给小猫画胡子。老师在黑板上贴了两张画着小猫的图画,选两位同学上去给小猫画胡子。大家可高兴了,个个都争着要上去画呢!老师点了两个同学的名字。他们先被蒙上眼睛,再上台去显身手。小鑫把胡子画在小猫耳朵上了,大家在下面一直大声提醒着,可是他好像没听见;孙健心太急了,画了又擦掉,擦了又画上,结果把小猫的脸弄成了包公脸。最好笑的是我的同桌,他轮到上台时,没有给花猫画胡子,老师问他为什么呀?他说:‘小猫今早刚刚把胡子刮了。’‘哈哈哈……’大家忍不住都笑了……”这位学生写得多么有趣啊!可见,要想学生能写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