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的永恒性2、教育的历史性3、教育的阶段性二、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1、教育受社会条件制约2、教育受人的身心发展条件制约三、简述教育与经济的关系1、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2)社会经济发展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3)经济的发展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4)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的变革2、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途径(3)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与新的生产力四、教育与政治的关系1、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制约着受教育权(3)政治制约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2、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1)教育能够培养和造就政治人才(2)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的民主意识,促进社会政治民主(3)教育可以形成积极的舆论力量,促进政治进度的发展五、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起物质前提作用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巨大作用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个体的主管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动力作用5、在遗传、环境、教育问题上不同观点六、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的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实施影响和指导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教师培养学生的活动进行的3、教育可以把遗传素质提供的可能性,自发的环境影响及个人的主观努力纳入教育轨道,以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发展4、现代学校教育有了更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科学技术作为依托,能为人的发展提供更便利的条件,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更科学的方式和更丰富、深刻的教育内容5、学校教育具有良好的纠偏机制七、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1、人的身心发展的统一性和相互联系性2、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3、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4、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5、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6、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7、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八、教育目的的制定依据(1)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状况制约教育目的的制定(2)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目的的制定(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制约着教育目的的制定(4)人文的教育理想九、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基本思想是什么?1、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2、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3、大工业机器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极大丰富5、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十、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1、德育2、智育3、体育4、美育5、劳动技术教育关系:1、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关系密切,相互制约2、五育之间又是相互渗透的3、五育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不可分割十一、教师劳动的特点1、教师劳动对象具有能动性2、教师劳动手段具有主动性和示范性3、教师劳动方式具有个体性和协作性4、教师劳动的时空范围具有空间广延性和时间连续性5、教师劳动过程及效果具有周期性和后延性6、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十二、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哪些(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1、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2、对待学生的态度,热爱学生3、对待同事的态度,团结协作4、对待自己的态度,不断地提高自己地道德修养(二)教师的业务素养1、知识素养(1)精深的专业知识(2)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3)教育科学理论知识2、能力素养(1)语言表达能力(2)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3)教育科研能力(4)自我调控能力十三、教学的任务(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三)培养学生具有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四)发展学生的体力和个性十四、教学过程的本质(1)教学过程是学生特殊的认识过程(2)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十五、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1)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规律十六、为什么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1)教学的教育性,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客观要求(2)教学的教育性,是教材内容的必然反映(3)教学的教育性,是教师本身思想修养的必然体现十七、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引起学习动机(2)感知课程内容(3)理解课程内容(4)巩固知识和技能(5)应用知识和技能(6)学业的检查与评定十八、我国中小学教学原则有哪些?(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