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之适应.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0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慢性疾病之适应.ppt

慢性疾病之适应.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慢性疾病之適應第一節何謂慢性疾病第一節何謂慢性疾病由於慢性病是一種長期的、與過去生活習慣有關的疾病,病患一旦罹患慢性病,將會對原本的生活造成衝擊,產生全面性的影響,包括身體、職業、社交等功能的改變,處處受限的生活也會使得病患、心理在調適病人這個角色上,更是一大挑戰,也會隨之引發一些情緒、自我、生理、職業工作及家庭等方面的問題。以下列點詳述之:自我評量2ㄧ、情緒的影響最先出現於慢性病患的情緒是「否認」,「否認」是人們為了保護自己心理免受到衝擊而產生的防衛機制,病患為了可以不要承受疾病的威脅,下意識地阻斷現實中自己對疾病的了解,可能表現的形式有:將疾病看成不那麼嚴重、或認為這個病很快就會過去,甚至有病人會直接否認得到某種慢性病。「否認」是發生在面對疾病時一開始的階段,則對病患來說是有保護的作用,這種情緒幫助病患成功的控制面對疾病的情緒反應,如暫時不覺得慢性病那麼恐怖,壓力也較能減輕,另一方面也能減少病人不舒服的症狀和減輕治療帶來的副作用。但是,若「否認」是在發生在復健(rehabilitative)階段則會對病人有不利的影響,尤其是在病人需要接受治療或醫囑的時候,否認疾病的存在,反而會耽誤治療的進行或影響對生活的重建。自我評量2ㄧ、情緒的影響第二種情緒是「焦慮」這也是慢性病人常見的心理現象,有時甚至會因為因疾病引起的死亡害怕,也可能讓人感到焦慮。「焦慮」其實在慢性病病程中會時有時無地出現,如癌症病人感受到一點點身體的不對勁或改變,便會懷疑自己是否有復發或病情更加嚴重的焦慮。「焦慮」不但是一種心理損害,也會阻礙正常功能的運作,許多研究指出高焦慮的病患通常治療效果比較差(Graydon,1988;Carey&Burish,1985)。許多事件會使病人的焦慮增加,如:等待檢驗結果、接受侵入性治療、治療的副作用出現、擔心疾病復發等等。雖然對疾病的「焦慮」會隨著治療較為減少,但是當擔心併發症的發生或是疾病對生活的影響越大時,焦慮、也會隨之滲透或影響個人。因此,在對慢性病患做評估衡鑑和治療時都必須注意「焦慮」這個議題。自我評量2ㄧ、情緒的影響第三種情緒為「憂鬱」反應,研究指出住院慢性病患者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經歷過中度憂鬱症狀,甚至有四分之一的病人經歷過重度憂鬱症狀(Moody,McCormick,&Wiliams,1990;Rodin&Voshart,1986)。在適應慢性疾病中,「憂鬱」比否認和焦慮更晚出現在病程中,大部分時候,在一開始知道疾病的診斷時,「憂鬱」心情還不會出現,但當了解整個疾病會產生的影響後,病患會有較多的憂鬱心情,而且也是時有時無地出現,主要的原因是,隨著時間個人疾病的失去功能的現象越來越明顯,對個人的平擾性也越來越大,面對健康一天一天的失去,心情漸漸低落。自我評量2二、個人自我概念「自我(self)是心理學中主要的概念之一,自我是一個人性格健康或是脆弱與否的主因,因此要了解慢性病造成的影響,一定要了解疾病對病患自我的影響。首先,要先澄清自我概念(self-concept)與自尊(self-esteem)的差別,所謂「自我概念」是指個體對自己的特質和特性的穩定信念,「自尊」則是指個體如何評價自我概念,覺得自己的特質是好還是壞,這兩者都是個人穩定的特質。但當有一些重要的生活事件出現時,如得到慢性病,會使病患對自我的看法(包含自我概念與自尊兩者)有重大的改變,這可能是短暫的,也有可能是長期的。三、生理上問題人罹患慢性病時,首當其衝的就是面對身體方面的改變和不舒服。在「身體形象(bodyimage)」方面,身體形象是指個體對自己生理功能和外表的評價和知覺。研究指出住院病患的生病期間對自我「身體形象」滿意度是快速下降的(Schwab&Hameling,1968),而且這種對自己身體形象的負面評價會一直持續,有時需要一年以上才能調適。但在面部毀容的病換中,他們幾乎持續無法接受他們改變後的外表,這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面貌某種程度代表人格,面貌受損會使得病患本身和他人都會覺得人格上是有污點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面部的改變無法隱藏或偽裝,病患、必須面對其他人的眼光,如厭惡和拒絕。四、職業與社交問題慢性病也會使得病患在職業活動和工作狀態方面產生問題,許多病患可能必須大幅更改他們的工作方式或內容,如一個業務員在得知有巔痛症之後,就不再能開車到處拜訪客戶,必須改成利用電話工作。另一個重要的生活改變就是在病患接受診斷之後,即面臨到一個困擾,就是要如何重新建立正常的「社交生活」他們會抱怨他人表現出拒絕或同情的樣子,但自己的表現常引起別人這樣的反應,因此會使病患的社交生活會受到影響,病患、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