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四个科学方法的完美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4.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彰显四个科学方法的完美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彰显四个科学方法的完美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彰显四个科学方法的完美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彰显四个科学方法的完美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是一项有着多方面意义和价值的探究活动。在这个探究活动中用到了4个科学方法:(1)数学模型法;(2)抽样检测法;(3)显微观察法;(4)微生物培养法。此外,学生通过亲自研究一个真实的种群,加深了对种群数量变化知识的理解,并且培养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教学设计如下:一.教学目标(1)学习酵母菌培养的基本技术以及用血球计数板测定酵母菌的数量。(2)认识在限定的环境中种群数量增长的模式,以及养分和温度等因素对酵母菌种群增长的影响。(3)依据考试说明的要求,使学生具备初步探究一些生物学问题、恰当评价和完善实验方案的能力。二.重点和难点重点:内、外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方法难点:内、外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三.学习方法:(利用学案)学生自主建构四.学习过程:1.基础回扣(1)酵母菌•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生长周期短,增殖速度快,•还可以用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研究(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判断细胞的死活探究膜的透性)(2)种群数量的变化•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等•“S”型曲线有一个K值,即环境容纳量。•种群数量的增长也受到许多环境因素(如温度、培养液的pH、培养液的养分种类和浓度、代谢产物等)的影响。(3)血球计数板•血球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细胞微生物的一种仪器。•计数时,常采用样方法。(4)探究性实验•探究实验设计时要遵循的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平行重复原则。2.自主建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1)实验原理:种群的数量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呈“J”型增长,在有限的环境下,种群呈“S”型增长。酵母菌生长周期短,增殖速度快且世代间不重叠,在实验室条件下,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可以观察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取相邻两边及顶角计数。(2)引出培养液配制、灭菌、接种和培养等步骤l培养液配制: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葡萄糖20g,1000mL水),分装到5个烧杯中(200mL/烧杯)l灭菌: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将培养液和取样、计数时所用的滴管分别灭菌。贴标签。l接种:接种时要在酒精灯附近,用灭菌干净的1mL刻度吸管每次吸取0.1mL酵母菌母液,往每个烧杯中加入。(注意滴加量不要太多,避免初始菌数过多。)l培养:将烧杯置于28℃的恒温箱中培养(3)设计实验:A组为实验组,装培养液10mL,酵母菌母液0.1mL,环境温度28℃。B组装培养液10mL,酵母菌母液0.1mL,环境温度5℃,与A组形成温度条件对照。C组不装培养液,只装无菌水10mL,酵母菌母液0.1mL,环境温度28℃,与A组形成营养条件对照。(4)计数计数:首先取样,每天取样时间大体一致,并要遵守无菌操作规范。每次取样前要试管振荡摇匀,正确地使用1mL刻度吸管将lmL酵母菌培养液移入1支干净的试管里,然后用滴管吸取1滴培养液滴在已盖在血球计数板网格上的盖玻片的边缘,待培养液自行渗入并充满网格后,再放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后立即将数据填到记录表格中。如记数时发现,细胞数较多,不易分辨,吸取的样液应当稀释。参考1:一次实验数据记录表参考2:出A、B、C各个处理的曲线图3.讨论(1)在计数前,还应有哪些步骤?需注意些什么?(2)针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有人提出了新的问题,某同学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结论:温度、营养物质对酵母菌生长有影响,如下图: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1、某海洋化工集团用氨碱法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其产品包装袋上注明:碳酸钠≥96%。为测定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图装置:【实验步骤】①准确称取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的质量为158.0g,再准确称取11.0g纯碱样品并全部放入A中;②组装全部反应装置并检查气密性,关闭d;由e逐滴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③打开d,慢慢鼓入空气10min;④再称干燥管的总质量为162.4g。【问题分析】⑴通过装置B鼓入空气的目的是。⑵不设置装置C将使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原因是。⑶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结果精确到0.1%2、有一实验事实: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不但有铜生成,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