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一些思考.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5.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一些思考.ppt

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一些思考.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的教学方式;实现了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建构;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等考试招生评价制度的改革;建立了以校为本,注重教研,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体系。配套性:政策、制度、经费、条件……适切性:地区、学校差异……有效性:教学方式转变、课程管理与监督……科学性:模块的划定、难度、容量……操作性:课程标准、综合素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2.课程标准修订的依据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全面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协同推进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方式、考试命题等各环节的改革,使其有效配合,相互促进。统筹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围绕育人目标,协调各支力量,形成育人合力。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任务1: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任务2:研究制订学业质量标准任务3: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学制:三年课时:每学年41周(教学+社会实践);周35课时;每课时45分钟;18课时为1学分。结构:必修、选修Ⅰ、选修Ⅱ——必修:共同基础。(全修全考,毕业标准)——选修Ⅰ:根据个人需求和升学考试要求选修,由国家根据学生专业倾向和个性发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选修Ⅱ:自主选修,包括国家在必修与选修Ⅰ基础上设置的拓展、提高性课程和校本课程。(学而不考、学而备考或学而助考)目前修订中的突破:学业水平将细化学习结果的要求,教学、评价指向更为明确二、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联合国教科文“五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改变。经合组织“三种关键能力”:交互作用地运用社会、文化、技术资源的能力;异质社群中进行人际互动的能力;自立自主地行动的能力。欧盟“八大素养”:母语沟通、外语沟通、数学能力及基本科技能力,数位能力,学会如何学习,人际、跨文化与社会能力及公民能力,创业家精神和文化表达。美国“21世纪技能”:学习与创新素养、数字化素养、职业与生活技能。芬兰“7种综合能力”:成长为人,文化认同与国际化,信息素养与交际,参与行使公民与企业家的权利,对环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将来的责任感,安全与交通,技术与个体。根据这七个主题再逐步分解到各个学科中去。美国国家管理者协会和州立学校首席管理会联合出台了“共同核心州立标准”(CCSS)。其中在数学学科标准中提出的核心素养是:(1)理解和解决问题;(2)抽象的、量化的推理;(3)构造可行的论证、推理;(4)数学建模;(5)灵活地使用适合的工具;(6)精确化;(7)探求并利用结构;(8)在反复推理中探求并表达规律。2.国内的研究引进介绍:刘新阳(2014)等介绍了欧盟整体层面针对核心素养的相关教育政策和计划项目,对欧盟核心素养课程实施的现状作了梳理,对当前欧盟实践中诸如跨学科素养的实施、核心素养与传统基本能力的关系、核心素养的评价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裴新宁(2013)等对欧盟“核心素养”框架作了介绍,包括欧盟核心素养的产生,核心素养的相关术语辨析,欧盟核心素养的功能定位、结构与内容等,由此提出对我国建构核心素养框架的启示。自我研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标准体系研究”课题组,提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设想,认为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应至少包含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质量标准四部分。辛涛等(2013)提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在核心素养的遴选时要遵守素养可教可学、对个体和社会都有积极意义、面向未来且注重本国文化这三个原则。到目前为止,核心素养主要是作为贯通各学科的顶端设计来研究的,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必然要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去实现,因此,学科核心素养将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最近在讨论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一个讨论的焦点,专家们在梳理和讨论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举步维艰,如何界定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如何根据学段和年级对学科素养进行水平划分等,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难点也是热点问题。三、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问题(2)在前面框架基础上,以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为依据,并结合对中小学教师的调查,确定各个学段学科核心素养基本的成分,完成各个学段学科核心素养结构体系的建构。2.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与评价理论建构主要工作:(1)参考国外各种评价理论并结合我国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各个学段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水平划分,建立一套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2)通过对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对中小学生的实际测评,对建构的评价体系进行检验、修订和完善。3.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心理研究研究在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背景下学生的学习适应性问题。主要工作:(1)各种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适应性研究。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