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是翠****ng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人教版必修3.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时作业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观察下图,这表明西汉()A.多元思想并行B.法家思想居主导地位C.政权更替频繁D.思想实现大一统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采用“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图片中“儒学(混杂法家、阴阳五行家等学派的思想)”的信息可知,西汉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答案:D2.西汉时期主父偃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问题是()A.土地兼并十分严重B.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C.边境少数民族威胁D.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解析:根据“诸侯”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再根据“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国坐大问题出现,严重威胁中央集权。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正确。答案:B3.有学者援引“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而无不治也”以总结汉初统治思想。据此判断,汉初统治者吸收了先秦时期()A.法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儒家思想解析: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无为而无不为也”“无治而无不治也”,可以判断这符合道家的“无为”“逍遥”的处世思想。答案:B4.董仲舒说:“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他建议汉武帝“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浸润)民以仁,摩(砥砺)民以谊(义),节民以礼”。由此可见,他十分重视()A.国计民生B.道德修养C.道德教化D.科学知识解析:根据材料“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仁”“义”“礼”可知,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兴办太学,试图通过学校教育传授儒家“五常”思想。A、D与题意无关,道德修养重在人本身,与材料强调的重点不符,B排除。故C正确。答案:C5.《后汉书》记载:(公元65年)日有食之。……于是在位者皆上封事,各言得失。帝览章,深自引咎,乃以所上班(颁)示百官。诏曰:“群僚所言,皆朕之过……永览前戒,竦然兢惧……”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汉朝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B.汉朝统治者所尊崇的儒术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C.汉朝统治者认为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D.汉朝统治者认为天子受命于天,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日有食之”使得“在位者皆上封事,各言得失”,这造成“帝览章,深自引咎”并写下罪己诏。由此可见统治者(包括官员和皇帝)认为日食是上天对皇帝的惩罚,这体现了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在题干中均无从体现,故排除。答案:C6.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对上天非常崇敬,每一个皇帝都把祭祀天地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右图是明清时期皇帝祭祀上天祈求丰收的天坛。这种现象与()A.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有关B.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思想有关C.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有关D.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有关解析:古代皇帝崇敬上天,筑坛向天祈福,是因为他们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人与天之间是息息相关的。这体现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故D正确。“天行有常”是荀子的唯物思想,“人法地,地法天”是老子的自然法度思想,“大一统”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答案:D7.《汉书》记载,董仲舒在回答汉武帝策问时说:“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由此可见,董仲舒的主要思想是()A.君主要进行变革B.君主要实行仁政C.君主要知道自省D.君主要重视灾异解析:变革是法家思想的体现,与董仲舒思想观点不一致,故A项排除;材料中董仲舒认为“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旨在说明君主要实行仁政,否则会受到上天的惩罚,这是董仲舒“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的体现,故B项正确;自省不是材料中的主旨,材料强调的是君主要通过仁政稳固统治,故排除C项;“君主要重视灾异”非题干主旨,灾异是因为君主没有能够实行仁政上天对君主的惩罚,一定程度上能防止皇帝的暴政,故D项排除。答案:B8.在当今,能成为博士,是众多莘莘学子的追求,也是一个人学识学力的证明,但汉代的“博士”含义却和今天不一样,它是指()A.汉武帝设立的专事研究、传播五经的教官B.儒家学派的弟子C.有很高的学问并博闻广记的士人D.泛称有高深学问,帮助皇帝出谋划策的官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博士”这一历史常识的理解。汉代兴办太学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