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期末知识点整理精编.docx
上传人:增梅****主啊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二历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期末知识点整理精编.docx

高二历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期末知识点整理_1.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二历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期末知识点整理高二历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期末知识点整理【基础解读】一、从“无为”到“有为”(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3)措施:减轻田租、赦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4)结果: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5)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内: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割据局面正在形成。外:匈奴为患,边关危机,威胁着西汉的稳定。(6)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董仲舒其人: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在位期间,董仲舒曾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3)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三、儒学成为正统1、儒学兴起的原因: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士人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儒学得以大兴。2、儒学教育状况:(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2)兴办太学,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3)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儒学于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