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考题范围(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2.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考题范围(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考题范围(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考题范围(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2021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一章道德与职业道德1.“道德”一词的含义P1在我国古代最早是分开使用的。“道”表示道路,后引申为原则、规范、规律或道理。“德”即得,即朱熹所说:“德者,得也。”,“道德”二字合用,始于荀子《劝学》篇。2P2(1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2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3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4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调节的是以个人为主题的社会关系3.道德的本质(中外伦理思想史上三种理解P2客观唯心主义认为道德是神的启示;主观唯心主义认为道德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孟子:“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旧唯物主义认为道德是由物质生活水平决定的4.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道德的本质的科学回答:P2-5(1(2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3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科学以真假掌握现实世界,艺术以美丑掌握现实世界,道德则通过价值方式掌握现实世界。他把世界分为两部分,即善的或恶的。P5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体现了人类活动的——目的性--是人类活动最基本的特征,也是道德成为实践精神的主要依据P55P3-4ABCD社会经济关系中人们所处的地位决定了道德的阶级性和道德的共同性马克思主义在强调道德具有阶级性的同时,并不否认道德具有超越阶级的共同性。6、道德规范的特殊性表现为三个方面:P4-5AB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规范;C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7、道德把握世界的特殊性表现为三个方面:P5-6A道德把握的主要对象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B道德把握世界的主要手段是进行道德评价C道德把握世界的目的是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和选择能力道德规范的特殊性表现包括三个方面8、道德的特点:P6A特殊的规范性;B独特的多层次性;C广泛的社会性;D更大的稳定性。9、道德广泛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P6A道德与人类社会生活共始终B道德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C道德渗透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D道德渗透于人们的一切思想行为之中10、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的两种对立观点:P7(1“道德决定论”也叫“道德万能论”—过分夸大道德的社会作用。代表人物如孟子。18—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也是“道德决定论”(2“道德无用论”或“非道德主义”完全否定道德的社会作用。其理论体系是唯意志论者叔本华和尼采提出来的。我国先秦思想家韩非就主张“非道德主义”的观点,他认为“仁义爱惠不足用”。11、道德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如下方面:P7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既反对“道德万能论”也反对“道德无用论”A道德有助于巩固其所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B道德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C道德引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对社会作用的性质,取决于他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12.道德的起源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几种观点:P8-9A神启论——客观唯心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神的意志;B本性论——主观唯心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本性C感性欲望论——旧唯物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欲望13.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人类最初的道德意识产生的条件:P9-10A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B社会关系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条件CD社会分工是道德从萌芽到生成的关键条件14.原始社会道德的特点:P10原始社会的道德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到的类型。A原始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维护氏族部落的共同利益B15、奴隶社会道德的三个特征:P11A奴隶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人身依附和绝对屈从关系B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中的一种独立成分;C道德调节的范围日益扩大。奴隶社会的道德,是第一个阶级到的类型。维护或反对人身依附和绝对屈从的对立和斗争,是奴隶制社会道德最基本的内容。16、封建社会道德的基本特征:P12AB在道德内容及表达方式上,具有明显的政治化、宗教化、伦理化、神秘化封建道德进一步发展了歧视妇女的内容,提出“三从”“四德”17、资本主义社会道德的基本特征:P13A利己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的核心和最基本的原则。B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主要的道德规范。C18、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P13-14社会主义道德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社会主义道德是由原来的无产阶级道德发展而成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一个核心、一个原则、五个基本要求、三个道德领域和一个总目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