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章道德与社会责任2.1道德概述四种道德观:功利观、权利观、公平理论观、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道德素质:企业管理者员工社会责任观:古典观、社会经济观在法律和经济方面的义务之上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其长期利润之间正相关严峻的管理道德形势的背景2.1.1道德的定义道德是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道德的多样性道德的发展性个人的道德须为组织和社会接受组织的道德须为社会和内部员工接受2.1.2四种道德观1.道德的功利观要点:决策的依据是后果——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尽可能多的利益。当人与利益发生冲突时则更多地强调利益。a.强调利益最大化b.使某些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受到忽视c.可能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2.道德的权利观要点:决策的依据是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把对个人权利的保护看得比完成工作、获取利润还重要。a.强调保护个人基本权利(隐私、言论、行动)b.使员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保障c.可能造成不利于提高效率的工作氛围3.公平理论道德观要点:要求管理者公平地实施规则a.保护了那些未被充份代表的或缺乏权力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护弱势群体)b.不利于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创新精神4.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要点:主张把实证(是什么)和规范(应该是什么)两种方法并入商业道德中。即决策时综合考虑实证和规范两方面的因素两种契约:经济参与人的一般社会契约——规定做生意的程序社团特定数量的人的较特定的契约——规定了哪些行为方式是可接受的2.2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2.2.1道德发展阶段道德发展要经历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又分为两个阶段。(见下页表)层次2.2.2个人特征基本信念: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亲友。相对稳定的价值准则自我强度:度量一个人的信念强度。自我强度越高,克制冲动并遵守其信念的可能性越大控制中心:内在控制中心外在控制中心2.2.3结构变量组织的结构设计有助于管理者道德行为的产生正式的规章制度职务说明书绩效评估报酬与分配方式奖赏与惩罚2.2.4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内容和强度也会影响道德行为最有可能产生高道德标准的组织文化是那种有较强控制能力以及风险和冲击承受能力的组织文化弱组织文化使管理者以亚文化准则作为行为的指南2.2.5问题强度道德问题本身的强度,取决于六大因素:(1)受伤害者的范围多大和受益者的利益多大(2)有多少人认为这种行为是邪恶的(或善良的)(3)行为发生并造成实际伤害或受益的可能性有多大(4)在行为和预期后果之间的时间间隔有多长(5)行为伤害者或受益者与你挨得多近(社会、心理、身体)(6)道德行为对有关人员的影响的集中程度2.3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挑选高素质的员工建立道德准则和决策规则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管理者以身作则)合理的工作目标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估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2.4社会责任概述2.4.1社会责任的定义如果企业在承担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法律上的义务是指企业要遵守有关法律,经济上的义务是指企业要追求经济利益)的前提下,还承担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那么,我们就说该企业是有社会责任的(受道德力量的驱动)社会义务(法律上的最低要求)社会反应(企业对社会变化的适应性)2.4.2两种社会责任观1.古典观(纯经济观)股东和职业经理人应该只关心财务收益率2.社会经济观公司不仅对股东负责,同时要对产生和支持它的社会负责。管理者应该关心长期财务收益的最大化。承担一些必要的社会义务和相应的成本2.4.3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正反理由1.赞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满足公众的期望、增加长期利润、承担道德义务、公众形象的需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减少政府管制、责任和权力相称、符合股东利益、资源占有、预防胜于治疗2.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违反利润最大化原则冲淡目标提高成本权力过大缺乏技能缺乏明确规定的责任缺乏广泛的公众支持2.4.4社会责任与经营业绩投入时间、精力、物资、资金而无直接回报改善了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吸引了大量人才提高了企业知名度“大多数研究表明,公司的社会参与与经营业绩之间有着正的相关关系”有意义的结论(RobbinsandCoultar,1996):“……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公司的社会责任会显著损害其长期经营业绩”2.5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2.5.1企业对环境的责任1.应在环保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特别是在推动环保技术的应用方面发挥示范作用2.企业要以“绿色产品”为研究和开发的主要对象3.企业要治理环境(可持续发展)2.5.2企业对员工的责任1.不歧视员工2.定期或不定期培训员工3.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4.善待员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