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函数考点探究:一、变量与函数考点1:理解函数的概念,认识函数关系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如x、y),对于自变量(x)的每一个确定值,函数(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如何判断函数关系:第一:是不是一个变化过程;第二:是不是有两个变量;第三:自变量每取一个值,函数有几个值与它对应。例1.下面的表分别给出了变量x与y之间的对应关系,判断y是x的函数吗?如果不是,说明出理由.x12345y3691215x12345y71181215x12321y2510-5-2x12345y99999考点2:认识函数关系式中的常量、自变量与函数常量:在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量;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一般地说,等式左边的是函数,等式右边的是自变量。例2.指出下列函数中的自变量、函数和常量:2(1)xy2;(2)613xy;(3)2732xxy;(4)qp51.考点3: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一般来说,用解析法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使代数式有意义的范围。(1)分母不为零;(2)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例3.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1)xy5;(2)132xy;(3)xy21;(4)12xy.考点4:函数值的讨论函数值随着自变量取值的变化而变化;反之,函数的取值也决定着自变量的取值。(1)自变量的每一个值对应着唯一一个函数值;(2)函数的每一个值对应着相应的自变量值。难点:当给出一个量的取值范围,求另一个量的取值时,要结合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加以讨论。例4.写出下列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分别求出当自变量取2时函数的值:(1)5312xy;(2)1035ty;(3)1xxy.例5.按要求填空:(1)在y=5x-3中,当x满足时,y≤2。(2)在y=2-x中,若3≤x≤6,则y的取值为。考点5:实际问题中函数关系式的列法及自变量取值范围的限制(一)函数式的列法:关键是要弄清各数量之间的关系(二)实际问题的自变量取值范围:不但要使得出的函数式有意义,还必须考虑到使实际问题有意义。(1)非负数;(甚至于是非负整数或正整数)(2)最大与最小的限制。例6.汽车由北京驶往相距850千米的沈阳,它的平均速度为80千米/小时,求汽车距沈阳的路程S(千米)与行驶时间t(小时)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例7.如图,长方形ABCD.当点P在边AD上从A向D移动时,(1)试指出,哪些三角形的面积始终保持不变,哪些发生了变化?(2)假设长方形的长AD为10cm,宽AB为4cm,线段AP的长度为xcm,①写出x的取值范围;②写出线段PD的长度y(cm)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③写出PCD的面积)cm(2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例8.下面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函数关系?为什么?(1)长方形的宽一定时,其长与面积;(2)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与面积;(3)某人的年龄与身高;(4)关系式|y|=x中的y与x.函数考点探究:二、平面直角坐标系考点6:点坐标的特征(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都表示一个有序实数对;(二)根据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不同位置,具有以下不同特征:位置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x轴上y轴上特征(+,+)(-,+)(-,-)(+,-)(a,0)(0,a)附:点在第一、三象限夹角的平分线,横坐标=纵坐标;点在第二、四象限夹角的平分线,横坐标+纵坐标=0。例9.按要求填空:(1)若点A(a,b)在第三象限,则点Q(-a+1,3b-5)在第象限;(2)若点B(m+4,m-1)在x轴上,则m=.(3)若点C(x,y)满足x+y<0,xy>0,则点C在第象限.(4)若点D(6-5m,m2-2)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则m=.4(5)如果点)0,0)(,(2nmnmM,则点M可能在象限.(6)已知点)2,1(aaM在第二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A.2aB.12aC.2aD.1a(7)已知点)2,21(aa在第三象限,且a为整数,则a的值为。(8)已知点),(baaP在第四象限,则点),(abQ在第象限.(9)已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