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一单元-观潮(说课稿).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4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一单元-观潮(说课稿).pdf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一单元-观潮(说课稿).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观潮》说课稿尊敬的评委及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四年级上册第一课《观潮》。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说课: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一、教学分析教学分析分四个小点来说:(一)说教材《观潮》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奇观”,本单元的学习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观潮》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文章。通过作者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采用了“总—分”的写作方法。文章从“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三个方面写了钱塘江大潮这一雄奇的景色。(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富于想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对文中描绘的雄伟景象缺乏直观感受,需要老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因此,本课的教学需要准备相关的影像资料。(三)说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表达上的含义。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4通过学习本篇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四)说重点难点重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受到自然美的熏陶。难点:体会文中一些语句,想象课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景象。二、教学策略(一)说教法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日益增加,但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对文字描写的景象难以形成深切体会,因此我采用创设情境法进行教学。上课时播放钱塘江大潮壮观景象,让学生结合文中的文字描写深刻感受。其次,我还将采用以读代讲法进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读一读,议一议,看谁能把潮来时的那种“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的气势读出来。加深对文字意义的理解。(二)说学法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因此在这堂课中我将运用自主探究式学法。第二,语文课堂应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因此我还将采用合作交流式学法,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独特感受,议一议文中的哪些词和句用得好。三、说教学过程《观潮》这篇课文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还是一篇写作的好范文。今天我说的是第二课时,为了使本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字词,出示词语,指名读,再齐读。2、导入: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学到了作者开门见山的写法,简洁有力地点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知道了作者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来介绍钱塘江大潮的。(先板书好。)那么,它究竟有多么奇特,多么壮观?你们想去看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感受。(二)品读课文,深入感知。那么,潮来前,钱塘江是一副什么样的景象?我们来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其余孩子用横线画出本段描写的景物,想象含有这些景物的画面,想象此时江面是什么样的?学生能顺利找到描写的景物,老师顺势引导找到描写这些景物状态的词,比如,钱塘江是什么样的?(横卧),横卧一词,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宽阔)。这样,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让静态的文字变成生动的画面,在想象中感受潮来前江面平静、宽阔等特点。(板书:平静)2.然后,结合课文插图看一看人们都在干什么?这么多人都来看潮水说明了什么?他们现在是怎样的心情?如果你也在场会是什么心情?那么,“这么多人来观看潮水,我们也来亲眼看一看吧”。(播放潮来时的视频)第三、四段学习:2、进入第三、四自然段的学习:(1)观看了这个视频,此时你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会很激动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意图:利用影像资料进行直观教学,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调动孩子的思维,从而更深地理解课文内容,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2)文中哪些自然段是描写刚才我们看到的画面的?我们进入三四自然段的学习。(3)学生默读3、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又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抓住了哪些特点来具体描写的?此时,让学生拿出学习单,先自己完成,再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时,让孩子们用这样的句式来说,引导找出关键句子,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和声、形变化的特点来描写潮水来势汹涌的。在引导孩子们想象声音和形状时,要补充一些图片和影像资料辅助他们想象,老师相机提炼关键词板书。(意图:这一环节设计小组交流,意图在于小组之间互相讨论交流,有助于带动学生的思维,在文中找出问题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