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概述(二)各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各国的经济发展首先表现在农业生产上,从奴隶制生产关系桎梏下解放出来的劳动者,手持自己的生产工具,垦殖自己的土地,收获自己的产品,劳动兴趣与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剩余产品增多,社会财富积累加快。其次,工商业发展,过去为政府垄断的“工商食官”现象被打破了,农业与手工业发展,加强了生产活动与市场的联系,这又推动了商业发展。商品流通范围不断扩大,商品交换日趋频繁,经商人员显著增加,市场欣欣向荣,商人往返贸易,加强了各地的经济交流,金属货币的广泛流通,又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也带来了都市的扩大和繁荣。(三)阶级关系的剧变与社会政治经济改革井田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扩展,导致了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这从根本上摧毁了奴隶生产关系的基础,周王朝作为天下共主的地位,已名存实亡。经济关系变化促进阶级关系变化,新兴的地主阶级打破授田分配和世袭俸禄制,实行“食有劳,禄有功”,“废井田,开阡陌”的政策,从而实现权力和财力的再分配。政治斗争与阶级斗争相交叉,强国欺诈弱国,大国吞并小国,奴隶反抗,国人暴动,面对这一动荡的风起云涌般的政治经济形势,各诸侯国不得不进行自上而下的深层次的政治经济改革,以求图新,以求维护和扩大自己的统治。改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趋势,改革是这一时代的要求,也是这一时代的标志,更是这一时代的重要转折点。二、春秋时期各国的财政改革“取民有度”的征收原则。管仲主张“薄赋敛”,“轻税制”,从培养税源出发,丰年多征,歉年少征,从促进生产发展,扩大农业收益不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盐铁专卖,粮食专营。管仲主张轻税薄赋,不是不要赋税,而是税收具有强制性,纳税人在心理上有抵触,而专营专利,取之无形,既不苛扰于民,又有利于生产发展,国家则获取更多利益,故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粮食实行专营专利,把税款寓于价格之中,真正做到利出一孔,把收入集中到国家手中。以公经济收入代替税收收入。管仲主张财政收入应以经济收入为主,一为税收扰民,经济收入寓税于价,取人不怨;二为自然资源听任私有,“贫富无度则失”。因此管仲采取“官山海”政策,控制山林川泽,控制对外贸易,大力组织公经济收入,以充裕国家财政收入,这是他在财政政策上的一大贡献。(二)晋国的财政改革(三)鲁国的财政改革三、战国时期各国的财政改革(二)楚国的财政改革(三)秦国的财政改革四、春秋战国时期的财政特征2、理财原则由量入为出转变为量出为入。三代国家的财政状况完全取决于农业生产状况,其理财原则,只能是“量入为出”。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为增税开辟了财源。其次,因兼并、争霸和统一战争连绵不断,军费开支惊人,为维持财政收支平衡,各诸侯国不得不实行“量出为入”的财政原则,根据支出来确定收入。3、各国普遍实行重税政策。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军费开支浩大,支出增长惊人,财政入不敷出,国库捉襟见肘。为达到收支平衡,各国竞相修订税制,纷纷提高税率,传统的什一税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鲁国的什二税,魏国的什三税。齐国的什六税,秦国则二十倍于古,加倍课征以积累财富,故横征暴敛已成了这一时期的普遍现象。第二节春秋战国时期的财政收入二、贡纳收入三、关市税四、专卖收入五、公产收入六、徭役(二)徭役有兵役和力役之分兵役。春秋战国时期,征兵数量庞大,如韩国仅宜阳一城就征兵10万,而齐国临淄一城,征兵高达21万,楚国为同齐国对抗,一下子就征兵30万,秦国为长平之战,就征发中原所有15岁以上的男子。力役。修筑宫室台榭,建造陵墓棺椁,更多的却充作战争后勤。“起一人之徭,百亩不举,起十人之徭,千亩不举”,沉重的徭役,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生产,影响了劳动者的生计,横征暴敛促使农民重新失去了土地,沦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佃农。七、对奴隶劳动的剥夺第三节春秋战国时期的财政支出二、祭祀支出三、皇室支出四、俸禄支出五、经济建设支出六、文化教育支出第四节春秋战国时期的财政管理二、财政管理原则三、财政管理政策2、均输法均输法为齐国管仲首创,意即国家为巩固改革取得的成果,稳定小农经济,打击商人肆意牟利,由政府根据市场主要商品的供求关系和物价波动情况,在贱处买进,到贵处卖出,以多余补不足,即调节供求,平抑物价,又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这就是均输法。3、平籴法平籴法为魏国李悝首创,他认为,粮贵伤民,谷贱伤民,伤民则离散,伤农则国贫。治国理财,要善于调节粮价,使“民无伤而农劝益”,保证农业生产能够持久稳定地发展。为此,他提出“平籴法”,意即,丰年(分三等:上熟、中熟和下熟)国家平价收购粮食,不致粮多而价格暴涨,大熟补大饥,中熟补中饥,小熟补小饥,“取有余补不足”,“籴不贵而民不散”,这就是平籴法。其意义在于国家储粮备荒,调节市场,平抑物价,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