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秋兴》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古体诗和近体诗。2、了解杜甫经历及诗歌内容。3、把握情景交融的手法。课前案理解记忆一、古体诗和近体诗:1、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每首诗有多少句,每句有多少字,如何押韵,都没有规定。以唐代为界,唐以前的诗都是古体诗,如《诗经》、《楚辞》、《汉乐府》及“三曹”、陶渊明的诗歌等。唐及唐代以后,诗题中凡出现“歌”“行”“吟”“引”“弄”“操”“曲”等字样的都属于古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2、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近体诗在唐初年形成。包括绝句、律诗、排律。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排律十句以上,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对仗,押韵也和律诗一样。杜甫的《客至》《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等都是十分典型的律诗。二、鉴赏诗歌方法:“四看一抓”:看题目、看、看注释,找意象,抓感情。三、走进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曾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四个时期。(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与李白结为挚友。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以《望岳》为代表。(二)困守长安,穷困潦倒,忧国忧民——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三)安史之乱,尽历艰危,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长安陷落,北上投奔肃宗,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到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四)漂泊西南天地间——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四、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歌风格沉郁顿挫,是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1、沉郁: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困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2、顿挫: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五、写作背景: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本诗是第一首。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六、扫清字词障碍,解释诗句含义。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1\*GB3①玉露:。②凋伤:。③萧森:。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④兼天:。“兼”,的意思。⑤塞上:。⑥接地阴:。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⑦两开:。这里是指第二次看到。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时光流走。⑧他日:。指。⑨系(xì):系舟上岸。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⑩寒衣:。⑾催刀尺:。⑿急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