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教师用)课题《济南的冬天》课型自读课课时安排1课时执笔人刘祯辰上课时间2020、11、1学习目标1、理清作品的写景思路,从用词、修辞等角度赏析语言,体会表达效果,获取审美愉悦。2、体会对济南冬天的独特感受,从整体上感知济南的冬天之美,领悟的赞美、热爱之情。学习重点体会对济南冬天的独特感受,整体感知济南的冬天之美,领悟的感情。学习难点品味语言,特别是赏析精美的用词及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体会表达效果。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给划线字注音(请学生按顺序把拼音写在黑板上,看导学案一起念3遍。)济南(jǐ)镶(xiāng)水藻(zǎo)贮蓄(zhù)发髻(jì)澄清(chéng)看护(kān)(另一个读音是,比如看见,观看等)薄(báo)雪(另一个读音是,比如淡薄,日薄西山等)zhuó着落着zhāo高着zháo着急zhe顺着2、结合课文(找出该词在文中的句子),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请学生说说这个词的意义。)响晴:晴朗无云。设若:假如。秀气:文雅,不粗俗。贮蓄:储存积蓄。澄清:清澈明亮。空灵:清净透明。3、查找资料,储备知识。(请学生交流填写情况,老师多媒体展示老舍头像及济南图片。)(1)了解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现代著名作家。是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代表作《骆驼祥子》等和戏剧《龙须沟》、《茶馆》,老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2)了解济南的地理特点:济南是现在山东省省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济南城的达4、5千年以上,这里古迹众多,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是历代文人墨客讴歌和推崇的一座文化名城。在济南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它东接佛懋山,西连南马鞍山,四里山,层峦叠嶂,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都是名副其实的“小山”,连最高的千佛山,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还有大明湖也是很出名的,清人刘凤诰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咏湖名句。4、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笔下的济南冬天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这一特点的?二、课堂学习(一)、情景导入:同学们,说起冬天,尤其是北中国的寒冬,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大多是北风怒吼、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寒地冻的萧条画面。济南的冬天应该也不会例外吧?老舍笔下的济南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济南的冬天》,跟随着他去领略一下冬天的济南风光。(二)、预习交流:交流预习情况,已布置小组长批改,只核对部分信息的填写。(生字词齐读三遍,多媒体展示:老舍简介及济南的山水图,核对部分要求填写的信息。)(三)、合作探究:1、听课文朗读,整体感知。要求:A、注意揣摩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学习怎样有感情朗读课文。B、边勾画相关信息,完成下面填空。⑴本文共5个自然段,第1段由“天气”写起,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的地方日光的毒和响亮作对比(写法),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特点,赞赏它是个“宝地”。⑵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课文第2、3、4段三段文字是写冬天的山景: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第5段文字写冬天的水色,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充满赞美之情。(下面图示用多媒体展示)济南的冬天阳光朗照下的山冬天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淡雅的水墨画温晴城外(的)远山冬天的水写水藻之绿,衬托水的清澈透明与温暖2、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推荐同学交流。拓展提升:品味欣赏优美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快速默读第2——4段,体会描写济南的山,如何用优美的语言把它描绘得如诗如画,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提示:品味语言可以从修辞、用词、句式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我们本节课着重从修辞(侧重比喻、拟人两种)、用词两个角度入手,结合具体内容来体会其表达效果。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先回顾旧知(要点):比喻是利用不同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