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全单元备课(课时备课+单元备课.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2.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全单元备课(课时备课+单元备课.pdf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全单元备课(课时备课+单元备课.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单元《比》单元备课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有:比的意义,比的读、写方法,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按比分配。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除数的意义与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意义与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知识,会进行分数乘、除法计算,教材会解答有关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有着分析密切的联系,求比值、化简比和按比例分配等知识的学习与分数乘、除法的计算密不可分,因此将比的认识安排在分数乘法和除法之后进行教学,既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可以为后面学习比例的相关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化简比,能解答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探索比与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比教学目标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体会类比法、推理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4.使学生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同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教学重点: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按比分配重难点教学难点: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按比分配1.充分做好新知识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为了学好新知识,我在课的一开始就出示了一组“比”,由这组比,教学引导学生回忆有关比的知识,如:什么叫做比,比各部分的名称,措施什么叫做比值,求比值的方法是什么?为后边学习比例意义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小组讨论,得出新的知识。1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习比例的意义时,我先让学生根据要求亲自动手写人以两个数的比,并求出比值。然后,分析这些比的比值,看发现了什么?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揭示比例的意义。在此同时还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比值相等时组成比例的核心,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看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为强化理解在这时我安排了两种形式的练习:①判断。②组比例。最后通过小组讨论:比与比例的联系与区别,并揭示数学知识不是孤立的,而它们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3.在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过程中我是分三步进行的:第一步,先由老师说明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同时提示比例还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并由学生自己标出所写的内项、外项。第二步,通过学生自己计算内项的积和外项的积,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并加以概括。第三步,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理解,我精心设计了由易到难得三种类型练习。4.为了充分体现数学知识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在课的最后安排了一个在今后工作中会遇到、学生又很感兴趣的问题:某罪犯作案后逃离现场,只留下一只长25厘米的脚印。已知脚的长度与人体身高之比是1:7,你能推测罪犯身高大约是多少吗?这样渗透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教学思想,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树立了学好文化知识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意识。共4课时1.比的意义……………………………1课时课时2.比的基本性质……………………………1课时安排3.比的应用…………………………………1课时4.整理复习………………………………1课时2课题比的意义课型新授课教学教材48-49页内容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法、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以及求比值的方法,探索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教学握比的意义的本质。目标2.在自主学习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分析、概括的能力。3.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以及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重难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明确比与比值的区别。点教学课件准备教学过程个性修改一、创设情境,引出“比”课件展示教科书P48上方描述及图片。师:杨利伟在太空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比较它们长和宽的关系,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学情预设】预设1:相差关系的两个问题:长比宽多多少厘米?宽比长少多少厘米?预设2:倍数关系的两个问题:长是宽的多少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师:关于长和宽之间的倍数关系,除了用除法表示之外,还有一种表示方法。那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数学比较方法——比。(板书课题:比的意义)【设计意图】利用“神舟”五号升空这一现实素材自然地引出“比”,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可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探究新知,认识“比”1.同类量的比。师: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