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物理步步高二轮复习全攻略专题终极猜想14.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3高考物理步步高二轮复习全攻略专题终极猜想14.doc

2013高考物理步步高二轮复习全攻略专题终极猜想14.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终极猜想十四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考查(本卷共7小题,满分60分.建议时间:30分钟)命题专家寄语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考查,能力要求较高,近年来多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等知识,有时还结合示波器进行考查,综合性较强.四十五、电场力做功、电势能的关系1.如图1所示,在粗糙的斜面上固定一点电荷Q,在M点无初速度的释放带有恒定电荷的小物块,小物块在Q的电场中沿斜面运动到N点静止,则从M到N的过程中().A.小物块所受的电场力减小B.小物块的电势能可能增加图1C.小物块电势能变化量的大小一定小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D.M点的电势一定高于N点的电势2.如图2所示,真空中有一匀强电场和水平面成一定角度斜向上,一个电荷量为Q=-5×10-6C的点电荷固定于电场中的O处,在a处有一个质量为m=9×10-3kg、电荷量为q=2×10-8C的点电荷恰能处于静止,a与O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相距为r=0.1m.现用绝缘图2工具将q搬到与a在同一竖直平面上的b点,Oa=Ob且相互垂直,在此过程中外力至少做功为().A.1.8×10-2JB.9(eq\r(2)+1)×10-3JC.9eq\r(2)×10-3JD.9×10-3J四十六、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3.如图3所示,在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但在不同的电场线上.一个带电小球在重力和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运动到b点,在这一运动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该带电小球的动能可能保持不变图3B.该带电小球运动的轨迹一定是直线C.该带电小球做的一定是匀变速运动D.该带电小球在a点的速度可能为零4.如图4所示是模拟净化空气过程的两种设计方案.含灰尘的空气密闭在玻璃圆筒(圆筒的高和直径相等)内.第一种方案:在圆筒顶面和低面加上电压U,沿圆筒的轴线方向形成一个匀强电场,尘粒运动方向如图甲所示;第二种方案:圆筒轴线处放一直导线,在导线与筒壁间也加上电压U,形成沿半径方向的辐向电场,尘粒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已知空气阻力与尘粒运图4动的速度成正比,即f=kv(k为一定值),假设每个尘粒的质量和电荷量均相同,重力不计.关于两种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尘粒最终一定做匀速运动B.灰尘沉积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不相等C.电场对单个尘粒做功的最大值相等D.能实现匀速运动的尘粒的最终速率相等四十七、带电粒子的加速与偏转5.如图5所示,一点电荷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的O点,虚线a、b、c、d是点电荷激发电场的四条等距离的等势线.一个带电小滑块从等势线d上的1处以水平初速度v0运动,结果形成了实线所示的小滑块运动轨迹.1、2、3、4、5是等势线与小滑块运动轨迹的一些交点.由此可以判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5A.固定小球与小滑块电性一定相同B.在1、2、3、4、5五个位置上小滑块具有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一定相等C.在整个过程中小滑块的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D.小滑块从位置1到2和从位置3到4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的大小关系是W12=3W34四十八、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6.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以初动能Ek0进入匀强电场中,若初速度方向跟电场方向相同,经过时间t动能为Ek1;若初速度方向跟电场方向垂直,经过时间t动能为Ek2.比较动能Ek1和Ek2的大小,有().A.Ek2>Ek1B.Ek2=Ek1C.Ek2<Ek1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7.如图6所示,两平行金属板M、N长度为L,两金属板间距为eq\f(\r(3),3)L.直流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位于金属板左侧中央的粒子源O可以沿水平方向向右连续发射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带电粒子的质量不计,射入板间的粒子速度均为v0=eq\r(\f(3qE,m)).在金属板右侧有一个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图6求:(1)将变阻器滑动头置于a端,试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2)将变阻器滑动头置于b端,试求带电粒子射出电场的位置;(3)将变阻器滑动头置于b端,试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参考答案【终极猜想十四】1.AC[Q为点电荷,在空间形成点电场,可知小物块在M、N所受电场力的关系,由特殊状态可知,小物块从M到N的过程,先加速再减速,这说明电场力、重力为动力,摩擦力为阻力,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和重力势能减少量之和,故A、C对.因不知Q和小物块的电性,无法判断电势高低.]2.D[如图所示,在a处静止的电荷q受重力mg=9×10-2N,受库仑力F=keq\f(qQ,r2)=9×109×eq\f(2×10-8×5×10-6,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