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育才学校九年级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导学案第1课沁园春第1课时课前预习准备、任务分工、小组长培训。一、导入: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后,毛泽东率长征队伍胜利到达陕北,在陕北清涧县,毛于一场大学之后攀到白雪皑皑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于是诞生了这首《沁园春雪》。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是一种什么心情?那这首词又会流露毛泽东什么样的心情呢?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诗词,领略北国风光。二.任务分工1,检查预习(上课之前组长作统一检查)2.自主学习(自学完成文学常识,走进文本中的1,2小题)《沁园春•雪》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的一般常识,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2.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3.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教学重难点:1.积累字词的音形义。2.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3.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了解背景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学习过程:(一)文学常识:(1)走进作者:毛泽东,字,笔名,1893年12月26日生,1976年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伟大的、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2)文体常识积累:词:文体名,诗歌的一种韵文形式,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一般分为上下两阙。你还想到了哪些?(二)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聆听伟人的心声,让我们一起品雪论英雄。1、自由朗读课文,概括归纳这首词的上下两阙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提示:词上阙写,展现了;下阙论,抒发了。2、品雪诵读诗词,感受诗词的语言魅力。(1)上阙的总领句是:,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2)作者用“”字,领起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写出了作者的心情。(3)在雪景中,作者既有静态的描写,也有动态的描写,找出来加以分析。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前句是静态描写,后句是动态描写,“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请你也找一句,加以分析:除了静态动态的描写之外,作者更是由眼前的壮丽风光,引起了心中无限的豪迈,想到了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点出了此时是作者的想象,是虚景,前十句是实景。3、论英雄。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上阙与下阙之间的过渡句是:,。其中承上,总括上阙雪景,一句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抱负:,,。(2)下阙中“”一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等古代英雄的评论,这一字就写出了作者对古代英雄的、之情。(3)“”三字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到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的主题:“,。”4、课外延伸:徜徉词海《满江红》南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背诵这首词,谈谈你的感受?5、感悟主旨:《沁园春雪》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词上阙写北国风光,展现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阙议论抒情,评说历代英雄,抒发了词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现了词人要担当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