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应用呼吸机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一)应用呼吸机的目的(二)机械通气的适应症(三)呼吸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打开吸气阀、关闭呼气阀完成向患者的送气过程,然后再关闭吸气阀、打开呼气阀使病人完成呼气过程。(四)呼吸机的三个关键环节吸气触发——决定呼吸机何时向患者送气吸气控制——怎样按照预示的目标向病人送气吸呼切换——决定吸气向呼气转换的时机1、吸气触发病人触发:病人存在自主呼吸,触发信号为患者吸气动作导致的管路内流速或压力的变化。呼吸机触发:一般是指时间触发,参数为呼吸频率(f).呼吸机按照预设的呼吸频率定时给病人送气。呼吸频率12~20次/分。2、吸气控制容量控制:以预设的潮气量(VT)为目标送气。这一潮气量通常可按照8—10ml/Kg来计算,需注意气压伤。压力控制:以预设的吸气压力15—20cmH2O为目标送气。达到合适的潮气量。注意通气不足或过度通气。3、吸呼切换时间切换:在呼吸频率确定后,吸呼比(1:E)或吸气时间决定了吸气向呼气切换的时间点。吸呼比通常设为1:1.5—2。容量切换:呼吸机送气到达潮气量后停止送气,转为呼气。流速切换:是以吸气流速的下降到峰流速的某一百分比值或某一绝对值作为切换信号,呼吸机一般称为“呼气触发灵敏度(ESENS),通常设为25%左右或3—5L/min(五)常用的通气模式1.辅助/控制通气(A/C模式)间隙正压控制通气(IPPV)2.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3.压力支持通气(PSV)4.自主呼吸通气(SPONT)持续气道正压(CPAP)呼吸类型的定义通气方式触发限制切换指令/控制(C)机器机器机器辅助(A)患者机器机器支持(P)患者机器患者自主(S)患者患者患者间隙正压控制通气(IPPV)IPPV通过设定潮气量VT和频率f,呼吸机用固定的指令进行容量控制通气。这个模式适用于无自主呼吸的患者,为临床上最常用的通气模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指令通气可在一定的期间内由患者自主呼吸造成的气道负压或流速改变而触发,若这期间内患者没有呼吸,呼吸机在SIMV周期结束后给予病人一次强制通气(间歇正压通气IPPV),两次强制指令通气患者为自主呼吸。部分控制通气、部分自主通气适应于呼吸中枢正常,但呼吸自主能力尚不完全的患者和准备撤离呼吸机的患者。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BIPAP为一种双水平CPAP(完全自主通气)的通气模式,自主呼吸在双相压力水平均可自由存在。高水平CPAP和低水平CPAP按一定频率进行切换,两者所占时间比例可调。该模式允许自主呼吸与压力控制通气并存,能实现从PCV到CPAP的逐渐过渡,具有较广的临床应用和较好的人机协调。BIPAP适用于创伤病人、术后恢复期病人,ARDS及部分过渡脱机的病人。(六)呼吸机基本参数设置呼吸频率(f或R):成人12—20次/分,儿童18—25次/分潮气量(Vt或TV):8—10ml/kg吸气时间(Ti):0.8—1.2s吸呼比(1/E):1/1.5—2氧浓度(FiO2):〈50%吸气压力:轻度肺病变15—20cmH2O、中度肺病变25—30cmH2O、重度或ARDS:40—50cmH2O呼气末正压(PEEP):5—10cmH2O(吸气)触发灵敏度:压力-0.5—2cmH2O,流量1—3L/ml吸入气的温度:32—36度(七)常见报警的原因及处理原因处理气道压过高气道分泌物增多吸痰咳嗽、气道痉挛或人机对抗镇咳解痉等对症处理通气管受压或折曲理顺管道管道积水倾倒积水报警限设置不当重设报警限气道压过低人工气道漏气:气囊漏气、破裂更换导管呼吸机管道漏气:管道破裂、穿孔更换管道管道与病人连接处漏气:气路连接松脱连接固定气源供气压力下降调节气源(八)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按需)吸痰,做好气道的护理。临床监测:Bp、HR、R、T、SPO2、血气分析、意识、皮肤黏膜、出入量、腹部胀气及痰液的色、质、量等。胸部体征:呼吸运动,双侧胸廓是否一致,胸廓是否随呼吸而运动,呼吸音是否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