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近三年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有关外国文学教学的研讨情况一、文本细读的式微1999年-2010年调查图表对此,刘亚丁教授曾对这种教学现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说:“我国大学的外国文学教学走入了极大的误区,多数教师在课堂上讲思潮,讲流派,或者脱离文本讲研究方法,就是不涉及具体文本阅读体验,学术刊物发表外国文学方面的论文的导向也与此相若。”“文本阅读的教学方法在外国文学教学未受到重视,其后果是比较严重的。”殷企平教授也指出了文本阅读对于外国文学教学的重要性。他说:“外国文学教学的最大难题在于理解。教师想要在教学实践中实现阐释艺术的三个境界,必须以文本阅读为基础。”虽然这种文本阅读式教学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传统的教学依然存在,想要较好地改善现状,必须从学理上认识文本阅读对于外国文学教学的意义。二、文本细读的意义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将文学研究者比喻成巧妇的话,那么文本就是米。文学研究者只有立足文本,才能研读和发现作品的蕴涵和魅力。因为作为一种经作家艺术化的有待于阅读的客观存在物,文本承载了丰富而又深厚的意义。研究者只有坚守文本,对其进行精细的阅读,才能从中挖掘其深意。采用文本分析的研究者其结论往往具有可信性。因为他们的言论是建立在文本基础之上的,而非天马行空式任意言说。既然文学作品是一个多层次的构成,而且其承载的意义和呈现的形式都是以文本的形式展现给研究者,那么,研究者想要对这个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文本进行解读,则必须以文本为前提。也就是说,研究者只有对文本细嚼慢咽,品味其艺术滋味,剖析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才能对作品做出较为客观的、合理的解释,进而才能评价作品在文学历史中的地位和存在的价值。徐克瑜认为:“作品深刻的社会思想内容和历史文化价值就蕴涵在这种艺术化的表现过程和审美形式之中,只有通过对文本这种艺术化和审美化的艺术表现过程和形式的精细微妙的细读分析,才能挖掘出它的深意。”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阅读活动,文学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精神交流和对话的过程。一旦研究者脱离文本,他就无法走进文本的世界与作者精心营造的艺术世界产生精神共鸣。如此一来,文学鉴赏也就无法进行。总之,文本阅读是文学研究的基础,一切脱离文本的文学研究都是不切实际的,缺乏其可行性。立足文本阅读从事文学教学不仅有利于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回归文学本身,而且还有利于实现学生和作品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从文本中阐释作品的文学性和审美性。通过文本细读深挖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让各种文化在阅读中得以复苏。因此,文本细读教学的功能在于唤醒学生理解和运用孕育在文本之后的文化信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教师采用文本细读法从事文学教学,既可以摆脱以往因脱离文本细读而导致其言论的空洞与浮泛,也可以在细读中重新审视和评价文本,从中挖掘作品所蕴藏的意蕴,得出不同于教材的结论。文本细读的教学方法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格局,消弱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话语霸权地位,形成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三、文本细读的方法结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