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沐川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十二五”规划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沐川教育均衡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更好地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共沐川县委沐川县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和《沐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沐川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十二五”规划。一、“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简要回顾“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加快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基本实现了“十一五”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目标。全县义务教育工作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通过市政府复查评估和省政府督导评估。(一)义务教育加快发展,教育质量显著提高。201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入学率99.07%。义务教育质量保持上升态势,初中语文、政治、物理等学科教学质量走在全市前列,2006年,莫槟涛成为第一个本土培养的全市中考状元。(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以财政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逐步建立。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三)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教育投入持续加大,“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投入教育经费4.81亿元,较“十五”期间翻了两番。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新建校舍5.93万平方米,建成覆盖全县中小学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学校布局更趋合理,整体搬迁实验初中,新成立实验二小,调整中小学校点79个,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19所。教师工资足额按月发放,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全面实施。(四)队伍建设有力加强。培养省级特级教师2名、省级骨干教师14名、市级骨干教师33名、县级骨干教师57名,补充中小学教师237名,培训教师2.09万人次。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由2005年的96.1%、90%分别提高到2010年的99%、98.7%,其中,小学教师专科、初中教师本科分别达62.5%和45.1%。有232名教师受到省、市、县级表彰奖励,48名教师在省、市级教学比赛中获奖,7项课题成果获省、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318篇教师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或获奖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我县义务教育事业发展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发展整体水平与教育发达区县还有差距,教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民群众空前高涨的教育需求不相适应;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片区之间、县城与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入学难”、“大班额”问题较为突出;教育改革创新还存在差距,教育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对这些问题,将在“十二五”中认真加以解决。二、“十二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十二五”时期是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县上下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促进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兴县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服务社会”的工作方针和“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巩固提高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农村教育,重点振兴职业教育,积极扶持民办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加快建设山区教育特色县,全面推进沐川教育科学发展,为加快建设“中国西部优美乡村”、“四川生态经济强县”和“盆周山区新农村连片开发示范典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更加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二)目标任务到2015年,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及辅助用房、学生宿舍等基础设施建设接近十二·五规划标准;中小学理科、艺体学科仪器设备配置达到国家“07标准”;消除大班额;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在12所边远农村学校建设教师周转宿舍,巩固提高“两基”成果,促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体目标是:1.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十二五”期间,“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义务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0%,辍学率分别控制在0.08%和2%以内,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1%以内,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5%以上,15周岁人口中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8%以上,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0%以上。在人人有学上的基础上,把提升教育质量作为促进均衡发展的根本。2.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到“十二五”末,全县教师总量基本满足教育事业发展需求;教师全员培训课程考试和教材教法考试合格率分别达到100%和98%;全县特级教师达到2名,省、市、县骨干教师达到30、60和1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