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损伤临床监测策略的探讨.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6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急性肺损伤临床监测策略的探讨.ppt

急性肺损伤临床监测策略的探讨.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急性肺损伤的概念与定义1994年欧美联席会议(AECC)提出了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新概念。2000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提出了ALI和ARDS的定义。将ALI和ARDS定义为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所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现在认为ALI和ARDS是严重致病因素引起的全身炎症瀑布反应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即致病因素→SIRS→全身炎症反应失控→器官功能障碍。ALI和ARDS具有性质相同的病理生理改变,严重的ALI或ALI的严重阶段最终被定义为ARDS。ALI/ARDS后期多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急性肺损伤的诊断标准2000年中华医学会ALI/ARDS诊断标准从推荐的诊断标准中,体现出ALI和ARDS是一种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即从ALI到ARDS是一个从轻到重的连续病理过程。然而,ALI/ARDS是由于炎症反应引起肺毛细血管内皮和肺泡上皮损伤,肺泡毛细血管膜管通透性增高的临床综合征,而现行的诊断标准中没有量化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改变程度及肺组织损伤程度的检验指标;而且单靠影像学改变难以辨别肺水肿性质;再者ALI/ARDS患者的病死率和肺外器官衰竭的发生与PaO2/FiO2并不总相关,这就意味着PaO2/FiO2并不能完全正确反映ALI/ARDS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ALI/ARDS的临床诊断及监测指标,尽早采取干预措施,阻止失控性全身炎症反应的恶性发展,促使ALI/ARDS的逆转。急性肺损伤临床诊断及监测的策略氧交换指标监测在ALI诊断和预后判断方面无疑占据着统治地位,但氧交换指标反映的是肺实质损伤的结果(或后果)。如何在低氧血症发生之前即发现或判断肺组织的损伤,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尤其是能特异性反映肺实质损伤的指标。冯维布兰德因子(vWF)冯维布兰德因子(vWF)人Ⅰ型细胞质膜蛋白(HTI56)人Ⅰ型细胞质膜蛋白肺渗漏指数(PLI)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肺泡液体清除率(ALC)肺泡液体清除率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浆活化蛋白C(APC)血浆活化蛋白C(APC)总之,目前能特异性反映肺实质损伤及其程度的指标较少,而且大部分指标尚需临床大规模实验验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