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完整版)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完整版)资料.doc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完整版)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评价类别具体评价内容分值教师实际教学情况得分知识掌握10分书本知识传授严谨准确,无科学性错误4分教师知识储备运用灵活,课堂气氛活跃3分师生互动产生新的知识,创新效果明显3分能力培养思维能力训练具有深刻性,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5分观察、记忆能力培养到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分教学过程20分恰到好处的环节设计,创设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情境4分激发兴趣的有效措施,开创有利于学生热爱学习的氛围4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打造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课堂4分科学有效的训练安排,拓宽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的途径4分把握最佳的教育契机,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学4分教学方法20分有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方法4分有能够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的有效方法4分有能够引导着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方法4分有能够促使学生合作、探究的有效方法4分有能够指导学生记忆新知识的有效方法4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获得感悟5分学习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教育,使学生关爱他人5分语言文字教师学生语言表达清晰,使用普通话5分教师学生写字规范,无错别字5分教师素质20分【答案】C教材挖掘深刻富有开拓性4分A.DROPTABLEB.DELETETABLEusecjk板书设计精炼富有审美性4分14、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__B_______。【答案】WHERE实发工资BETWEEN800AND1000或者教学手段先进富有创新性4分1.1.1选择题max3=max2max2=max1合计45.在SQL的SELECT查询结果中,消除重复记录的方法是________。1006)使用SQL命令查询表stud1.dbf中的总成绩前三名的学生的信息,可使用命令___________。讲课教师课题:年级学科时间年月日对此位教师的总体评价(优良中差)签字: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编号:__________评价指标权重评价因素评价等级分数实得分简要评价优良一般较差教学目标(1)101、根据大纲、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合理具体的教学目标。2、整节课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10|99|77|55|3教学结构(2)151、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能力特征,结合教材内容,灵活安排教学环节,具有自己的特色。2、过程设计科学合理,抓住重点关键,突破难点。3、过程层次清晰,布局合理,衔接自然,信息反馈及时。4、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训练扎实,体现学法指导。5、注重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体现出对学生智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15||1313||1111||99||7教学方法(3)201、注重优化教学过程,讲究教学实效。2、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学语言精当,富有诱导性。3、依据教材、学生实际改进教法,指导学法。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5、注意教与学的应变调节,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15||1313||1111||99||7教学手段(4)101、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2、合理运用电教等现代化手段。3、精心设计常规教具的使用和学生学具的操作。20||1717||1515||1212||9教学时间(5)101、根据学科特点,课时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节。2、各环节耗时合理,讲练时间协调。3、作业适度,负担合理。4、准时下课,不得拖堂。10||99||77||55||3教学氛围(6)201、重视教学情况的创设。2、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3、课堂气氛活跃、和谐,师生感情融洽。10|99|77|55|3教学效果(7)1、教学措施落实,学生各方面表现出色。2、教得实、学得活,即时效果好。3、教学任务完成,课业负担减轻,教学效率提高。20||1717||1515||1212||9日期执教者科目课题总分备注:优秀(100-89)良好(88-76)一般(75-62)较差(61-46)评委:__________《相似三角形》课堂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定义、表示法,并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2)、能根据相似比进行计算,训练学生判断能力及对数学定义的运用能力。2、过程与方法:(1)、领会教学活动中的类比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2)、经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