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专业化成长——新课改的有力支点新课程的推进带给我们这样的感悟:课程改革的最大制约点是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需要提高教育能力,需要转变教育行为等,而传统的在职培训、学历达标等继续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一挑战的需求。教师们普遍感到原有方式缺乏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教师专业的提升效果不明显。如何从专业成长的角度提升教师的水平?我们的理念是坚持两个回归:“理论工作者回归实践,研究能力回归实践者”。1面上:构建三级联动的教师培训机制为了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于2004年3月在正式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实验前夕,构建了三级联动的教师培训机制,旨在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和实践策略,为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创造展示的空间。其实践操作包括三个层面:学校行政领导的行政推动和教务处的业务指导。学校行政领导的任务是编制师资队伍发展规划,出台师训政策,落实经费,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空间、时间和物质保障。教务处重在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我们坚持“边实验、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对教师进行“三步走”的培训:第一步是对分管教学副校长和课改年级教师的培训,性质是启动培训;第二步是对全体教师的通识和学科培训,性质是全员培训;第三步是在新课程实施后结合具体实践对教师进行实施过程中的指导和培训,性质是后续培训。同时,积极搭建平台,通过观看课改录象、上课、说课、互动式评课、等多种形式引领全区教师“走进新课程,推进新课改”,让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才艺,实现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变。二、全乡8所小学,以中小为龙头,其工作思路是“点面结合、骨干教师引领、中小班级示范、新老共进。”教务处做到服务教师,指导教改,每周保证教师有一个晚上两个小时的时间观看课改录象,宣扬先进理念,引导教学改革,研究教学规律,指导课改教学实践。通过开展课改观摩、教学研讨、交流展示等活动,帮助教师学习课改精神,实施课改方案,反思课改实践,研究课改对策。为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增设了新的平台。为了强化教育科研,我校引导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我校的总课题,语、数教研组分别确立《学习方式的探讨与研究》和《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子课题,各教师根据自已的教学实际确立自已的分课题,积极探索,及时总结。三、学校开展的校本培训。校本培训的优势在于:可以紧密结合学校实际,紧密结合教学实践,每个教师既是被培训者又是培训者;既可解决教学之急需,又可兼顾教师和学校的长远发展,教师之间合作的时空得到了拓展。鉴于此,我校积极开展灵活、多样、高效的教学研讨活动,充分挖掘校内骨干教师的潜力,实行“导师制”师徒结对;关注学科教研活动,努力开展正规、有效的教研活动,探索新课改背景下教研活动的新路子;立足课堂,研究课堂,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等,如:开展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活动、“新课改齐参与”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等。大家一起研究探讨,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深入理解新的教学理念,让理念回归课堂,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在教师培训中,十分重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校本教研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