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大专)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具有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预备知识。本课程的任务是:1.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从整体上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2.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种类和常用的网络协议有较清晰的概念。3.学会计算机网络操作和日常管理和维护的最基本方法。4.初步掌握以TCP/IP协议族为主的网络协议结构。5.初步培养在TCP/IP协议工程和LAN上的实际工作能力。6.了解网络新技术的新发展。二、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特点和教学基本要求如下: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较多,因此要强调基本概念,而不是过多地讲具体的计算网络中所使用的专用设备。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非常迅速,新的技术不断出现,因此应尽可能地讲述较新的内容,使所学的内容不致很快地过时。3.本课程工程性较强,教学中应使理论联系实际和重视实验环节。三、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1.熟练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其分析、初步设计和解答与网络应用相关的问题,能够举一反三。2.掌握: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3.了解:要求学生能够一般地了解的所学内容。第二部分教学媒体与教学过程建设一、课程教学总学时数、学分数课程教学总学时90学时,5学分。其中授课54学时,实验24学时,社会实践12学时。二、文字教材与其它媒体的配合1.本课程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实验教材两部分,文字教材作为学习的主要媒体,着重反映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形式上要便于自学。2.录像教材配合文字教材的讲授,内容重点在于复习指导。3.VCD光盘配合文字教材,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4.CAI课件作为新的网络教学媒体,采用HTML样式表、Java等格式编写,可以在互连网上使用也可以直接以光盘从微机中使用。三、主要教学媒体的使用与学时分配建议学时分配如下:序号教学内容授课实验社会实践1(参观互连网络中心)42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导言843第二章计算机网络的层次模型1044第三章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子网1245第四章计算机网络中的高层服务1286第五章计算机网络应用开发与相关技术1247(社会调查)8四、考核本课程采用笔试和实验(含社会实践)两种考核方式,笔试由中央电大根据教学大纲统一命题,实验由各省级和计划单列市电大完成。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导言(8学时)(1)为什么使用计算机网络(2)网络系统的组成(3)互连网络标准体系(4)计算机网络的新进展及发展趋势教学要求: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构成,现存世界上计算机互连网络的主要标准。TCP/IP协议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网络所提供共享的硬件、软件、信息三类资源。了解:为什么要使用计算机网络,关于计算机网络和互连的技术新进展。第二章计算机网络的层次模型(10学时)(1)物理层(2)链路层(3)网络层(4)传输层(5)应用层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开放式系统和互连模型的概念,横向规程控制信息流和纵向数据流的概念,每一层的基本功能分工,服务和接口的概念。掌握:相关技术术语,每一层的具体功能,连接的概念,成帧、装配报文分组、纠错、地址、路由选择和活动窗口的流控制的概念或工作机理。了解:ISO/OSI七层开放式系统互连国际标准。第三章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子网(12学时)(1)通信子网概述(2)数字通信基础知识(3)局域计算机网络(4)城域计算机网络(5)广域计算机网络(6)网际互连技术(7)端-端的通信(TCP)教学要求:熟练掌握:通信子网的组成,调制/解调制、编/解码的概念,TCP/IP规程的主要内容,IEEE802.3协议,组网连接的主要几种方式。掌握:通信子网和高层应用分离的原则,主要物理通信信道的种类及性能,几种重要的信道复用技术,波特率和比特率的概念。了解:虚拟网络的概念,许多新的网络技术与通信网络的发展方向。第四章计算机网络中的高层应用(12学时)(1)计算机网络高层应用概述(2)网络应用服务平台(3)电子邮政服务(4)WWW多媒体信息发布服务(5)文件传输与终端仿真服务(6)其他网络高层应用教学要求:熟练掌握:主要网络高层应用服务如Telnet、ftp等,特别是网络应用服务平台的构成,电子邮政技术,WWW信息发布技术。掌握:客户/服务器模式和浏览器模式。了解:其他互连网络应用如网络目录服务,BBS,视频会议、虚拟现实等,Java语言。第五章计算机网络应用开发与相关技术(12学时)(1)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