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集体建设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论文【教学研究】-最新.doc
上传人:石头****海海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0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班集体建设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论文【教学研究】-最新.doc

班集体建设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论文【教学研究】-最新.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班集体建设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论文【教学研究】班集体建设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论文【教学研究】班集体建设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论文【教学研究】班集体建设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一个班级,是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汇聚在一个小小的空间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像人的五根手指,参差不齐,他们在这个不大不小的集体里,尽情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作为老师,如何把这五十位学生凝聚在一起,五十颗心又如何紧紧地依偎在一起呢?打造属于我们班级的班级文化特色,无疑是解决这一连串的问题的根本所在。班级文化代表了一个班集体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代表了一个班级的形象面貌,体现了一个班级的软实力。只有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才能极大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才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一个人的习惯,将伴随他的一生,对他的人生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正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开始。北宋哲学家张载说:“‘蒙以养正’,使蒙者不失其正,教育者之功也。”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尤其重视学生在学习、行为方面的习惯培养。那么,如何在班级文化的熏陶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构建和谐班级,营造文化氛围我们班级的中队名称叫“阳光中队”,寓意是希望我们班级的每个同学都能如阳光般温暖别人,同时也寄托了我对他们的期盼,希望他们的人生也如阳光般灿烂。在个主题文化的背景下,我和学生们商量了本学期的一些规定。比如,“每日打卡活动”,让学生们自己制定了每日时间安排表,学生根据自己的每日活动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规划,这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时间观念,培养他们自我监督的能力,那么根据自己每日的完成情况,为自己“打卡”。我会在班级里定期问问同学们打卡活动完成的如何,完成较好的同学会对自己的时间安排表示很满意,而完成不好的同学会对自己表示遗憾,即使有遗憾,他们也能适时地鼓励自己,相信自己下一个阶段能完成好。还比如,根据学生们的建议,我们设立了两人一组的值日班干,负责班级的卫生和纪律,这样的安排,让他们觉得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公,也会自觉维护班级的卫生、纪律,同时也懂得体谅别人的辛勤付出。和谐的班级文化,既需要规章制度来约束,也需要文化氛围来熏陶。我所面对的是一群有一定自我意识的五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些个人想法,所以作为老师,我应该创造一个大环境,让他们在和谐的氛围内互相学习。因此,我在班级开设了“图书漂流活动”,让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陶冶情操,我相信这比老师每日的唠唠叨叨要更加有效。在书籍传阅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兴趣都被书籍吸引,更多的精力是放在交流学习上,而不再是如何嬉笑打闹。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应该是从点点滴滴去着手,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小家庭。名门望族有自己的祖传家训,那么班级也有自己的“班训”,这是一个家族、一个班级的精神文化的传承。我相信,我和孩子们的一些约定,一定会伴随他的一生。第二,树立榜样,反复训练英国学者菲尔丁曾说过一句名言:“典范比教育更快,更能强烈地铭刻在人们心里。”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那么,作为班主任,是孩子们天天接触到最多的老师,我们的言行举止也在影响着他们。班级里有一个小男孩,因为父母的宠爱,他几乎从来不用操心学习以外的任何事情,父母经常向我抱怨孩子五年级了什么都不会做,总是在指望他们家长。每当听到这样的抱怨,我都会劝家长放手让孩子去做,不要着急、不要担心他做不好,要相信他。可是,过不了多久,家长还是会忍不住内心的冲动,事事自己亲力亲为。可是,有一次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对这个小男孩刮目相看。那是一天下午,他走在人来人往的过道里,看见地上有一片纸屑,竟然毫不犹豫地把它捡了起来。看到这一幕,我很是感叹,这并不是一个我们固执认为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他啊!后来,我找到他,问他怎么会有这样的举动,他悄悄地告诉我:“因为我看见你也这样做过。”当时,我感受到了“身体力行”的教育力量,我的小小举动,原来会给孩子们带来最好的教育。随后,我把他的事迹讲给其他同学听,在他的带领下,我看见有更多的同学开始去自觉维护我们的环境。也许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可是我认为,越是细小的事情,越能反映一个人的修养。而榜样的力量,就在于他在我们身边,时时刻刻都能让我们去学习。有了良好的榜样,良好的习惯还要反复地训练。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的那样:“心知道该怎样,未必就能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做去,才可以养成好习惯。”第三,家校联合,促进养成家庭作为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没有家庭教育的支撑,学校的教育都是空谈。而作为班主任,我们是家庭和学校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