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本科)《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实施细则.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开放教育(本科)《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实施细则.doc

开放教育(本科)《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实施细则.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9页开放教育(本科)《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实施细则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理工导学部2012年2月制定《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是开放教育(本科)土木工程专业的统设必修课,为搞好本课程的教学与管理工作,确保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特制订出《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一)课程的学科性质、学科特点与任务《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理论性、实践性都强的特点。作为对培养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起主要作用的核心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任务是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提供进行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的专业知识。(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1)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方法,配筋构造等;(2)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开拓专业理论的素质和使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能。二、课程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一)教学主要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的体系结构,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1、第一部分(第1-3章)是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理论,主要介绍混凝土结构概念、材料力学性能、设计方法等;2、第二部分是(第4-11章)是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主要介绍混凝土结构各种构件设计等。(二)各章节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1.了解:混凝土结构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应用简况。2.理解: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原理。3.掌握: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及特点第二章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1.了解:单轴和复合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变化和变形性能;2.掌握:钢筋的材料强度和变形特征,以及规范规定的钢筋级别和种类;3.掌握: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4.掌握:规范规定的混凝土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强度等级。第三章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1.了解:建筑结构设计的功能要求;2.了解:规范关于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的规定;3.理解:结构的极限状态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4.理解: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实用设计表达式;5.理解:作用和作用效应、结构重要性系数、荷载及材料的分项系数、荷载组合等概念;6.理解:荷载分类及其标准值和设计值的区别。第四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了解:梁板结构的一般构造;2.理解:等效矩形应力图、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最大和最小配筋率的概念;3.掌握:受弯构件正截面的三个受力阶段及截面应力分布情况;4.掌握:受弯构件的三种破坏形态,以及配筋对破坏形态的影响;5.掌握: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假定;6.掌握:单筋、双筋矩形截面和T形截面受弯构件的配筋计算方法、适用条件和构造要求。第五章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1.了解: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和影响因素;2.了解:无腹筋梁斜裂缝出现后的应力状态和破坏形态;3.理解: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4.理解:剪力传递机理、腹筋的作用及其对破坏形态的影响、截面限制条件及最小配筋率的意义;5.掌握:有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及相应的配筋构造要求。第六章受压构件的截面承载力1.了解: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及箍筋的套箍作用;2.了解:偏心受压长柱的二阶弯矩影响;3.理解:配有纵筋和箍筋的轴心受压柱的受力特点及其破坏特征;4.掌握:配有纵筋和箍筋的轴心受压柱和配有纵筋和螺旋筋的轴心受压柱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和公式;5.掌握:偏心受压构件的不同破坏形态及其分类;6.掌握: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基本计算方法。第七章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1.理解轴心受拉和偏心受拉构件的受力特点及承载力计算原理。第八章受扭构件承载力的计算1.了解:平衡扭转和协调扭转的概念,了解纯扭构件在裂缝出现前后的不同受力特点和破坏形态;2.了解:计算纯扭构件的变角度空间桁架模型的力学背景和极限扭矩的概念;3.理解:规范规定的纯扭构件的配筋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第九章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1.了解:裂缝和变形极限状态限值规定;2.了解:裂缝和变形控制的目的和要求;3.了解:平均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和最大裂缝宽度验算方法;4.理解:短期刚度和长期刚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的确立;5.理解:平均裂缝间距、最大裂缝宽度及最小刚度原则的基本概念。第十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计算1.了解: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2.理解: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钢筋张拉方法、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的概念;3.理解: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各阶段的应力分析和计算;4.理解:预应力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