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分析与建议.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2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分析与建议.ppt

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分析与建议.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辽宁省被列为全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第三批实验省份,省政府决定从2006年秋季开始,全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省政府非常重视,成立了以副省长鲁昕为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省政府、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编委联合下发了《辽宁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先后出台了《辽宁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辽宁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项目研究方案》《关于公布2006年各市选定辽宁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起始年级教学用书版本情况的通知》《辽宁省2006年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实施方案》《辽宁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教材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省教育厅不但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又具体提出了对普通高中的有关管理和指导意见。辽宁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教学管理意见学生选课指导意见学分管理方法学生成长记录评价的操作与管理办法校本教研指导意见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方案教学质量监测工作方案省教育厅组织各个学科教研员编写了辽宁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科教学指导书辽宁省现有高中476所,高中教师3.8万,高中学生74.4万,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一、信息技术课程新教材信息技术学科通过教育部审定的教材有5套1.五套教材的特点(1)体现了信息素养的培养(2)体现了各地的差异(3)体现了科学性、通用性和前瞻性(4)体现了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5)体现了特色和创新(6)体现了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2.广教版教材的特点广教版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主要是以信息的处理与交流为主线,突破了过去重技术、重知识点讲解的传统框架,更加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能力,即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中教学设计理念先进,始终贯穿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过程设计合理,能根据问题进行需求分析,然后规划设计与实现,最后评价并修改完善。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过程。(2)教材中主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通过完成一个个由浅入深的任务,使学生逐步养成能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3)有些内容课前面设置了一个“情境案例”,内容生动有趣,贴近教学实际,极易在上课伊始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4)评价适度、合理,每章后的“本章学习评价”能发挥“成长记录”的作用。语言表述符合高中学生认知水平。(5)全书比较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适时、合理地穿插了有关社会、道德、伦理问题的交流和讨论,有利于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形成辨证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使用习惯。理解并内化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6)教材中有些章结束时设置了“综合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在完成活动的过程中,将本章的知识有效迁移到生活实际中,既培养了小组同学间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又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教学思想。(7).教参中基本每一节都有一个教案模板,为教师备课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思路和方法。教学光盘中有些视频资料给教师上课带来了极大的便利。(8)具有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如教科书、教师用书、教学光盘资源网站等。3.对广教版教材的建议广教版教材的很多优点都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经济的差异决定着教育的差异,广教版的教材有些地方不是完全适合我们辽宁的省情,在学生认知水平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在上课时有力不从心的感觉。通过对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对照现行教材的实际教学后发现,教材中的部分地方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在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时都列举了一些案例,其目的是想通过这些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教材中列举的案例有的让学生很不感兴趣。例如在第三章第三节“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教材中给出的任务是剪辑孙中山在北伐誓师时的录象,而对于当代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孙中山并不感兴趣,如果我们把这一视频内容改为剪辑NBA中姚明的精彩瞬间,那么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十分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所以我觉得教学中应该多寻找一些类似体育比赛这样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案例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教材中的有的章节对教学任务要求过多。例如第三章“信息的加工和表达(上)”,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熟练地使用文字软件、图表处理软件并能处理多媒体信息,要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就得实际的讲解和操作WORD、EXCEL和Powerpoint这几个基本的软件,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几节课的时间就能让学生把这几个软件学透的。这虽然与初、高中学的衔接有联系,可是教材中忽略了知识与技能间的合理衔接。(3)教材中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而第三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