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女性中医养生总结女性中医养生保健一、中医养生的理念《黄帝内经》里就有论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也,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阴阳变化,四时交替是自然规律;万事万物的变化、生死都是阴阳变化的结果;大自然像神灵一样造就万物;人类应顺应自然而养生。《黄帝内经》又说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明确提出养生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结合我国历代医家和养生学家的观点,中医养生可以说主要涵盖这几方面内容:1、天人合一的养生观。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2、阴阳平衡的健康观。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什么是阴呢?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什么是阳呢?阳就是能量。男女、寒热等身体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所以,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二、女性的生理特点女性的生理特点:三、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养生保健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将军的功用女性特点之一之二之三之四巧帮手2、保证睡眠,睡个好觉——要做到顺时、充足常言道,吃得好不如睡得好,民间有好多俗话:“一夜好睡,精神百倍;彻夜难睡,浑身疲惫。”所以良好的睡眠对于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要知道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都应在睡眠中度过,良好的睡眠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肝主藏血,人卧血归于肝,若能准时就寝,获得充足的睡眠,血就能归藏于肝,如肝血不足,肝不藏血,就会导致妇女月经异常。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午时(上午11点到下午1点),睡眠有两个最重要时辰子时(晚上11点到凌晨1点)这4个小时也是骨髓造血的时间,流经肝脏的血液最多,有利于肝功能修复。要把握好午睡与夜间睡眠,尤其是夜间睡眠。①睡好子午觉(晚10点半前上床,保证11点以前入睡尽量培养午休的习惯。条件不具备的话,中午也要想办法平卧15分钟,以使气血充分地回流到肝脏,然后再分配给大脑及其它脏腑。)②保证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食补食补食补运动得法动养中国特色人人自带的百宝箱①敲打足三里(膝关节下方3寸,膝盖骨外下侧10CM处),肠胃功能失调,平时肠胃功能的保养,可敲打足三里穴,至有酸麻胀感就可以,能强化肠胃功能,胃痛先别急着吞胃药,可按摩足三里,加按合谷穴②按摩腹部。睡觉之前,先仰卧,将两手重叠,先从胸骨用一定力度按摩至小腹100—200次;再用两手掌从两乳头中点向下按摩至两少腹100-200次,用手贴着皮肤推,感到皮肤微热为准,隔着衣服效果不理想。因此,建议早上起床做一遍,晚上睡前做一遍。也可上班工间做,站着做。揉腹——就是每天如果就是晚上就是睡觉的时候你去揉肚子,尽量地把这个劳宫穴对着自己的肚脐,先泻后补逆时针为泻,然后顺时针为补。那么它就是说呢先逆时针地去揉它,然后尽量大面积地去揉,具体揉多少下,是36的倍数就可以了③按摩腰部。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肾穴(即腰眼处),然后用力上下搓120次,以感觉发热为度。④按摩背部后背有一个重要的穴位,叫至阳穴,它在什么位置呢?在两肩胛骨下沿画一条连线,与脊柱中线的交叉点就是这个穴位。只要找准这个穴位按揉或拍或打3—5分钟,在养护肝脏的同时,能够很快缓解你的后背酸痛。按揉拍打至阳穴,可以用肩背撞树、门框效果非常好从至阳穴的水平线到我们的腰部,这个距离中间是我们整个肝区消化系统,就是肝、胆、脾、肾都在这个区域,因此,我们每天除了点压按摩至阳穴外,还要不断的用手搓或拍打这个区域,也对中老年的消化都有非常好的益处。⑤足底按摩踩鹅卵石;按摩脚心。每晚用热水泡脚15min,两脚发红,血管扩张以后,用双手拇指按摩“涌泉穴”(在脚掌上画2条线分成3等份,靠近脚指的那条线中间点就是),5min/次,有调肝、健脾的作用。还可坚持按摩穴位——肩井穴——用两手中指指腹按揉(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此穴最善通经活络,消肿散结,善治“不通则痛”之症,对偏头痛、胃脘痛、乳房疼痛有即时缓解之效。风池穴——用两手拇指指腹同时按揉两侧风池穴(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延项后斜方肌外缘向上推至推不动处,既是风池穴)各100下,局部要有明显的酸胀感或酸痛感。按揉或拍打至阳穴还能是调节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