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4期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0年第4期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doc

2010年第4期俄语语言文学研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0年第4期俄语语言文学研究2010,№4总第30期RussianLanguageandLiteratureStudiesSerial№30试论契诃夫两大戏剧体裁之关系董晓(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93)提要:契诃夫以其四部大型多幕剧奠定了他在世界戏剧史上的地位。然而,他的小型独幕剧与大型戏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独幕轻松喜剧的技巧作为艺术成分进入大型戏剧中,对大型戏剧形成独特的喜剧特质起到重要作用。契诃夫对独幕剧中人物之间交流的处理方式对大型戏剧艺术风格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大型戏剧忧郁氛围的生成与独幕剧所具有的忧郁的美学风格有必然的联系。独幕轻松喜剧所具有的幽默特质深刻影响了大型戏剧独特的幽默精神的生成。这体现了契诃夫独幕剧与大型戏剧之间紧密的发展的关系。关键词:契诃夫;独幕剧;大型多幕剧中图分类号:I106.3文献标识码:A0引言安东·契诃夫这位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戏剧发展历程的剧作家,其四部多幕剧《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和《樱桃园》通常被人们视为契诃夫戏剧艺术成就的代表,而他的独幕剧,虽因其独特清新的艺术风格,也常常被人们论及,但学界通常还是将它们视为契诃夫通向其戏剧创作高峰的一个阶段。因此,契诃夫创作于著名的四部大型多幕剧之前的那些小型独幕剧,更多的时候是人们单独加以论述的。尽管在苏联及欧美学界,已有学者发现并指出了契诃夫独幕剧与其后的多幕剧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联系(如人物类型、主题方面的对应相似性),但对于契诃夫这两类戏剧体裁之间的关系,仍多限于事实的描述而缺乏对两大戏剧体裁之间内在关系的认识。笔者以为,加深对这一关系的认识,无疑有助于加深对契诃夫戏剧整体艺术风格的把握。1大型多幕剧中的独幕轻松喜剧因素《海鸥》(1895)、《万尼亚舅舅》(1896)、《三姊妹》(1900)和《樱桃园》(1903)这四部创作于19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大型戏剧,的确体现了契诃夫戏剧艺术的最高境界。而他的独幕剧大多创作于90年代中期之前。就此而言,契诃夫的独幕剧显然未至其戏剧创作的成熟境界。学界所公认的契诃夫戏剧的独特艺术风格,如淡化舞台外部冲突、追求舞台抒情氛围的营造,以及内涵丰富的潜流(即潜台词)的运用等等,也是就上述四部大型戏剧而言的。不过,已有学者注意到了契诃夫大型戏剧与之前的独幕剧之间的联系。英国学者维拉·戈特列波指出了契诃夫独幕剧与大型戏剧之间的诸多事实上的联系。譬如:独幕轻松喜剧《求婚》中通过自相矛盾的方式展示人物性格刻画的方法,在其后的《海鸥》中的人物特里戈林、《樱桃园》中的人物夏洛蒂、洛巴辛身上均有体现。(Gottlieb1982:65)契诃夫两大戏剧体裁之间最直观、最显在的联系莫过于契诃夫将其早期独幕轻松喜剧(如《蠢货》、《求婚》、《一个被迫当悲剧角色的人》等)中的滑稽幽默成分移植到了后来的大型抒情戏剧中,使得那些大型抒情戏剧充满了轻松喜剧的因素。《万尼亚舅舅》中万尼亚持枪追杀谢列勃里亚科夫教授却打而不中的滑稽场景;《三姊妹》里契布蒂金小丑式的言辞,均是轻松喜剧成分的体现。至于契诃夫的绝笔《樱桃园》中,则更易发现早年轻松喜剧的影子:夏洛蒂,这位来自英国的女家庭教师,其魔术戏法使她颇似马戏团里的滑稽小丑;没落地主西米奥诺夫——毕西克轻浮幼稚的言语,连同他莫名其妙交上的好运,都使他彻底滑稽化了;作家对大学生特罗菲莫夫的说明文字(“谢了顶的”,“永远毕不了业的大学生”)给该人物染上了滑稽色彩;庄园新主人洛巴辛醉醺醺地从拍卖场归来,以及女管家瓦丽娅手持拐杖将他误伤的场景,均有轻松滑稽戏的特征;小厮雅沙的附庸风雅、侍女杜尼娅莎的轻浮虚荣,也使他们成为滑稽性角色;至于“二十二个不幸”的管家叶比霍多夫,则更是滑稽性人物;就连女主人的哥哥加耶夫,这个多愁善感的没落贵族,也常显示出滑稽性的一面:拎着咸鲱鱼从拍卖场沮丧而归的情景,以及从含着糖块的嘴里冒出的台球术语。由此可见,契诃夫在创作大型戏剧时,先前的独幕轻松喜剧的技巧便作为艺术成分进入了大型戏剧新的艺术框架之中。在大型戏剧结构中,独幕剧的轻松喜剧因素作为特定的艺术成分,对契诃夫大型戏剧独特艺术韵味的生成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和《樱桃园》这四部大型戏都具有忧郁的艺术情调。但这是契诃夫式的独特的忧郁。契诃夫自称《海鸥》和《樱桃园》为“四幕喜剧”,而据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回忆,“契诃夫坚信《三姊妹》是愉快的喜剧”。(Зингерман2001:342)这说明,契诃夫着意要区分他的忧郁与人们惯常所体验到的忧郁。契诃夫的忧郁是与幽默相乳与共的。在契诃夫的艺术世界里,忧郁与幽默是互相诠释的关系:离开了对忧郁的理解,就无法领略幽默,反之亦然。这就形成了契诃夫剧作的悲喜剧性。所谓悲喜剧并非悲剧与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