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能量(néngliàng)和营养素脂类二、脂类和脂肪酸的分类(fēnlèi)及特性1、脂类的分类(fēnlèi)脂类的基本化学(huàxué)结构2、脂肪酸脂肪酸是脂类的关键分子,因为它们含有(hányǒu)有机酸集团(COOH)所以称为酸。■许多脂类的物理特性取决于它们的饱和程度和碳链的长度。■甘油三酯中的脂肪酸一般均不相同,因此可组成不同的甘油三酯■饱和:指氢原子和碳原子的比率。●脂肪酸的骨架(gǔjià)是由碳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起来。●当每个碳原子以单键连接时,在键内有两个氢原子与它结合。●当碳原子由双键连接时,这些键的碳原子只有一个氢与它结合。因此,饱和脂肪酸在两个碳原子之间没有双键,含有可能的氢原子。不含有—C=C—双键的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碳键内至少含有一个双键(单不饱和)或含有两个或更多的双键(多不饱和)。因此所含氢原子比饱和状态要少。至少含有—C=C—双键的脂肪酸。■脂肪酸的结构可用CX:Y表示(biǎoshì):X代表碳链中碳原子的数目,Y表示(biǎoshì)不饱和双键的数目。不饱和脂肪酸化学(huàxué)结构脂肪酸分类(fēnlèi)三、脂类的消化吸收脂类的消化吸收主要在小肠内进行。1、脂肪的消化吸收■脂肪必需分解为单酸甘油、脂肪酸才能被人体(réntǐ)吸收■中、短链的脂肪酸及甘油可被小肠直接吸收入血循环。胆汁胆盐胰液(yíyè)肠液脂肪酶↓乳化↓水解↓吸收脂肪→乳糜微粒→单酸甘油、脂肪酸→肠黏膜细胞磷脂、胆固醇、蛋白质↓↓重新合成血循环←淋巴系←乳糜微粒←甘油三酯2、胆固醇的消化吸收■胆固醇可直接由肠黏膜细胞吸收■未被吸收的食物胆固醇,被膳食纤维(主要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吸附(xīfù)随粪排除体外。■磷脂的消化吸收与甘油三酯相似。四、脂类的生理功能五、脂类的食物来源及建议摄入量1、脂类的食物来源■膳食(shànshí)中的脂肪来源于动物性食品(肥肉,瘦肉,内脏)、坚果类、大豆类。■动物性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少。■植物油主要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水产品特别是海产品含有较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常见(chánꞬjiàn)食物中脂类的含量(每100g)//几种常用油脂和食物(shíwù)中必需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总量%)2、脂类的建议摄入量■脂类提供的热量占总热能(rènéng)的30%■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不宜超过25g或30g■每日摄入的膳食胆固醇不易超过300mg,高血脂者应不超过200mg■膳食中饱和脂肪酸提供的能量应低于膳食总热量的10%■推荐成人每日摄入:鱼虾50g~100g,畜禽肉类50g~75g,蛋类25g~50g脂肪(zhīfáng)功用表内容(nèiróng)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