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教学设计《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发现表达特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2.在多维度、多形式的立体式对话空间里,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并受到启示。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与文本对话1.学习生字,揭题质疑。板书生字“侣”,怎样的两个人吃称之为“侣”?(亲密无间、密不可分的两个人称为“侣”)有这样一个人,她“走遍天下书为侣”(板书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带着疑问走进课文。2.初读课文,交流感受师生配合朗读1-6自然段。课文的7-8自然段请同学们大声自由地朗读。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吗?二、再现场景,与作者对话板块一:走近作者1.了解创作,感受对话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她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呢?出示背景资料:很久以前,一位小姑娘有这样一个梦想:在一棵茂盛的大树上长着许多许多书,尤其是那些低矮的树枝上挂满了美丽的图画书,小娃娃们一伸手就够得着人们由此受到启发,创办了“世界儿童图书节”。这篇文章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尤安艾肯在1974年世界儿童图书节上作的精彩演说。这篇演说稿让我妈强烈感受到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现场对话和互动交流。请到文中找一找,哪些可能是听众的话语?2.场景再现,演绎对话,带着发现,让我们一起来到1974年世界儿童图书节的现场吧!我就是作家尤安艾肯。你们就是——现场的听众。师生合作对话表演同学们,为什么作者选择一本书时,听众们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让我们聚焦“这一趟”,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趟”呢?(生回答)航海家麦哲伦环球航行用了整整3年时间,一位日本老翁环球航行历时234天。3年、234天,独自一人,假如是你,就带着一本书,你会怎样?(枯燥、厌倦)课件出示句子引读:(一本书!我听到有人感叹了: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这一趟下来,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最终你能背诵下来。)怪不得有人质疑——生读怪不得有人惊讶——怪不得有人感叹——板块二:走进作者1.解读“我愿意”面对听众的质疑,惊讶和感叹,作者这样回答——课件出示: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静心默读第五自然段,找一找“我愿意”的理由。(生默读思考后交流)2.细读“我愿意”(1)两个隐喻探究竟课文的许多地方需要我们细细揣摩,弄清楚作者的言下之意。出示: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言下之意就是——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言下之意是——还有两个句子请和同桌合作,一个读,一个说言下之意(同桌互说)教师小结:这段话看似在写作者与朋友、家的'密切关系,实则表达的是——作者与书的密切关系。(2)两问两答强表达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把这种言下之意表达清楚的呢?(前面用了两个问句,后面又作了两次回答)变换顺序来读一读——还可一问一答地读——无论顺序怎么变,意思都——不变。可是,为什么作者要用这样的顺序表达呢?(出示原文)——连说两个问句,让人感受到作者表达“我愿意”的感情很强烈。先两问,再两答,显得很紧凑。小结:这就是演讲词的特点,用特殊的句式表达强烈的情感,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把这种强烈的“我愿意”展现出来。三、走进内心,与自己对话1.通过练笔,走进内心在作者心里,书似友,书如家。那么在你的心里,书又是什么呢?模仿练笔课件出示: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也是 。练笔,交流,评价2.思考问题,与自己对话书在我们眼里有那么多精妙比喻,但作者为什么偏偏比喻成朋友,比喻成家呢?(学生交流)在这篇演说词的原文中还有这样一段话:(出示)蛋糕一吃就没了。扑克牌不久就会变得乏味,围绕在孤岛四周的大海上的景色,胜过你带去的最美丽的图画;八音盒和口琴只能唤起你更大的孤独感;画箱里的纸装得再多也会用完……而唯有一本书——一本你所喜爱的书,才是一位亲切有趣的伴侣。它将伴随你,给你无穷无尽的想象和欢乐,使你百读不厌、常读常新,不断地感知和发现新的真理;它将帮助你战胜寂寞和孤独,像黑夜里的明灯、星光和小小的萤火虫,为你照亮夜行的小路,指引你和帮助你去认识世上的善恶和美丑。如果现在问你,当你独自驾舟环游世界,只让你带一本书,你愿意吗?四、回应主题,与编者对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但读懂了作者走遍天下书为侣的原因,而且还和作者一样愿意——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7、8自然段,感悟作者的读书方法。2.背诵第7自然段。3.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