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五.docx
上传人:努力****绮亦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五.docx

2022《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五.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6?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五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读书名言,回忆自己曾经读过的一本书,想想自己阅读经历与方法。2、教师整理局部读书名言与读书方法,课件出示生字,一些重点句子及训练的句式。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时机,让你单独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设计意图:文本的开篇就是一个很好的情境创设,在设想中,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营造一种宽松的对话气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学生有了自己的选择后,再去领悟文中的选择时,或许更能感悟作者爱书的人文情怀。]二、释题明意,质疑问难。1、齐读课题,侣是什么意思?〔伴侣、同伴〕课题是什么意思?2、质疑课题。〔为什么要选择书为自己的同伴?〕[设计意图:就题质疑的方式似乎陈旧,但并不落后、过时,语文教学应讲追求扎实、有效。只要能效劳教学,有益于学生语文学习,就是好方法。本文围绕课题质疑,很容易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旨:作者只选一本书旅行的原因。]三、初读课文,识字读句。1、初读课文。师:下面,请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把生字新词读准确,并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把生字新词画下来,标下段落序号。2、认字读词。①教师呈现词语,学生自由拼读;去掉拼音,指名领读;读对了大家跟读。②教师呈现文中带有生字新词的重点句子,请学生读句。③指导写字。师:你们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两个字最难写?谁来教老师写。〔着重指导豫、趟的写法,学生可能认为其它字难写,可以顺势指导,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田字方格中指导书写。〕④读通课文。师:大家已经有了较强的识字能力,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好,请同桌之间合作读书,每人一段轮流读,互相听评,帮助对方把书读得更通顺,更好。[设计意图:在初读课文中,继续关注识字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防止常规教学中受公开课的影响,尤其是进入高年级后无视学生生字学习和第一课时的学习,特别强调第二课时学习,以致第二课时,任务重,头绪多,走马观花,无法落实。]四、整体感知,自读自悟。1、整体感知。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2、自读自悟。师:为什么作者要以一本书为自己旅行的伴侣呢?接下来,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看看能否把我们课前提出的问题弄懂。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读文,并结合课文,交流感悟,教师注意评价多样性的引导。作者把书当作自己朋友,当作自己的家,不管朋友见了多少次,家回了多少次,我们还是会有新的发现。说明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板书:常读常新〕3、感悟方法,拓展小练笔。①感悟方法。师: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她在读书过程中是怎样读的?〔生读第7自然段。〕师:你认为作者读书有方法吗?〔体会: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小结收获、想象〕〔板书:思考、品味、小结〕师:你认为作者读书有一定顺序吗?〔体会首先然后还最后的句式〕〔这一过程,简单理解,重点读中感悟。〕②关注练笔。师:读了文中作者的读书方法,一定对我们有所启发,我们平时也读了许多书,你是怎样读书的呢?请大家拿出习作本,写一写,注意用上首先然后还最后的句式。③展示练笔。选择几篇学生习作,请学生上台朗读交流。④小结。通过学习课文,不仅知道了作者选择一本书作为旅行伴侣的原因,也了解了作者读书的方法。参照作者的读书方法,对我们一定有不少启发,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在以后的阅读中去实践、去体验阅读的快乐。[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过程中,抓住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落。同时,让学生在读中与作者对话,交流自己读书经历与方法,让学生展示自我阅读的成功,激发学生动脑、动口的表达欲望。读中学写,既整合了教学内容,又表达了扎实的语文实践学习。]内容总结〔1〕?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五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读书名言,回忆自己曾经读过的一本书,想想自己阅读经历与方法〔2〕只要能效劳教学,有益于学生语文学习,就是好方法〔3〕师:大家已经有了较强的识字能力,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好,请同桌之间合作读书,每人一段轮流读,互相听评,帮助对方把书读得更通顺,更好〔4〕接下来,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看看能否把我们课前提出的问题弄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