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5.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ppt

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一、课题背景3、常见的分解尿素的微生物1、实例:要分离一种微生物,必须根据该微生物的特点,包括营养、生理、生长条件等;配置合适的培养基方法:⑴抑制大多数微生物生长⑵造成有利于该菌生长的环境,结果:培养一定时间后,该菌数量上升,再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等方法对它进行纯化培养分离。15.0g1、显微镜直接计数:2.间接计数法(1)常用方法:二.实验的具体操作㈠.土壤取样从肥沃、湿润的土壤中取样。先铲去表层土3cm左右,再取样,将样品装入事先准备好的信封中。◆取土样用的小铁铲和盛土样的的信封在使用前都要灭菌。㈡.制备培养基:制备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应在火焰旁称取土壤10g。◆在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火焰旁进行为什么分离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㈣.取样涂布㈤.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注意事项①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上进行计数。②为了减少误差可将同一稀释度涂布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平皿中,经涂布,培养计算出菌落平均数。③统计的菌落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④涂布平板法所选择的稀释度很重要,一般以三个稀释度中的第二个稀释度所出现的平均菌落数在50个左右为最好。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三.结果分析与评价1.通过对照实验,若培养物有杂菌污染,菌落数偏高;若培养物混入其他氮源,则菌落形态多样,菌落数偏高,难以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2.提示:选择每个平板上长有30—300个菌落的稀释倍计算每克样品的菌数最合适。同一稀释倍数的三个重复的菌落数不能相差悬殊,如相差较大,表示实验不精确。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A同学统计的菌落数为150个,而其他同学统计的结果为50个.A同学的结果与其他同学不同,可能的解释有哪些呢?小结:通过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实验结果要有说服力,对照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大肠杆菌呈黑色,有金属光泽四、鉴别培养基:在培养基里加酚红指示剂,若培养基变红,可以认为里面有分解尿素的细菌本课题知识小结:例2.在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测定中,种内斗争最显著最激烈的时期是A.调整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1.对细菌群体生长规律测定的正确的表述是()A.在液体培养基上进行B.至少接种一种细菌C.接种一个细菌D.及时补充消耗的营养物质2.使用选择培养基的目的是()A.培养细菌B.培养真菌C.使需要的微生物大量繁殖D.表现某微生物的特定性状与其他微生物加以区别3.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碳源和氮源分别是()A.CO2和N2B.葡萄糖和NH3C.CO2和尿素D.葡萄糖和尿素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学家从70-80度热泉中分离到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B.统计某一稀释度的5个平板的菌落数依次为M1、M2、M3、M4、M5,以M3作为该样品菌落数的估计值C.设置对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D.同其他生物环境相比,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大,种类最多。5.为培养和分离出酵母菌并淘汰杂菌,常在培养基中加入()A.较多的氮源物质B.较多的碳源物质C.青霉素类药物D.高浓度食盐例3.(2005年江苏)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其高效性和巨大的经济价值使抗生素工业经久不衰。其中青霉素的发现和应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⑴青霉素发酵产生青霉素。青霉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青霉素是青霉菌的代谢产物。⑵在生产和科研中,常选用处于期的青霉菌作为菌种或研究材料,因为此时的青霉菌代谢旺盛,和比较稳定。⑶对青霉菌菌体生长情况的测定:取一定体积的发酵液,经离心分离、反复洗涤后,,再计算发酵罐中菌体的总重量。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