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言学.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汉语语言学.ppt

汉语语言学.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名词的发展一、上古汉语名词的特点(三)名词可以作状语,表示比喻、对人的态度、方式、工具、地点等。《左传》:豕[人]立而啼。《孟子》: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战国策》: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国语》:舜勤民事而[野]死。二、名词前缀“有”、“阿”、“老”2、周代(二)前缀“阿”的产生与发展《佛本行集经》:阿娘阿娘,我父是谁,今在何处?《洛阳伽蓝记》:自呼“阿侬”。《世说新语》: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南齐书》:阿五常日不尔,今可谓仰藉天威。前缀“阿”的上述用法一直沿用到近代汉语。讨论现代“阿”字的用法。(三)前缀“老”的产生和发展明:《西游记》:我们是东土大唐来的老爷。清:《儒林外史》:那人见牛玉圃,吓了一跳,说道:原来是老弟!牛玉圃道:原来是老哥!(2)用在动物名词前唐:《大唐新语》:愿我托生为猫儿,阿武为老鼠。《乌夜啼》:此是天上老鸦鸣,人间老鸦无此声。《杜鹃行》: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宋:《湖阴曲》:老虎穴中卧,猎夫不敢窥。明:《西游记》:行者见事不谐,料难入他腹,即变做个饿老鹰。(3)用在人的姓或名前唐:《戏答元九、李十二》:每被老元偷格律。《答孟东野》:酸寒孟夫子,苦爱老叉诗。(刘叉)宋:《题过所画枯木竹石》: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石传神。(文与可)元:《单刀会》:我着老关两手送你那荆州。明:《朴事通谚解》:老安因甚么事监在牢里?清:《醒世姻缘传》:老程,你那主意成不的。前缀“老”的来源文献中的“老”字辨析三、名词后缀“子”、“儿”、“头”经常用子组句子。不信我给你举例子,一说就是一串子,要说子,我尽说子,今天我句句不离子,哪句话要是离了子,我马上请你下馆子。七碟子,八碗子,咱们酒席摆上几桌子。你们只管动筷子,我给咱掏票子。(一)后缀“子”的产生和发展2、东汉魏晋以后3、唐五代开始,后缀“子”的功能扩大。它不仅附于名词后,还可以附于形容词、动词后,使其转指事物。后缀“子”还可以附在复音节名词后。《北齐书》:可怜青雀子,飞来邺城里。《敦煌变文》:见此汗衫子,必差人进来。《五灯会元》:此间有个老鼠子,今在浴室里。总之,至唐五代时期,后缀“子”已经发展相当成熟了。陛下须留一事着体之衣于蜀王殿上。后节度使必遣人搜殿,见此汗衫子,必差人进来。4、从宋代开始,后缀“子”具有构成新词的能力。《朱子语类》:只专令用交子。“交”是动语,加后缀子变成名词,是宋代的一种纸币。交子作为货币,与“交”关系不是很密切。这与前面的“梳子”不同。唐《敦煌变文》:踅借牙疏子,弄发却归还。疏”本是动词,加“子”转指事物,指用来疏的工具;讨论现在的“子”。(二)后缀“儿”的产生与发展杜甫《水槛遣心》: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李群玉《钓鱼》:几回举手抛芳饵,惊起沙滩水鸭儿。上述例子中,“儿”不再指小,失去了核心意义,只标示动物的类属。可见,“儿”已虚化为后缀。3、宋代,后缀“儿”发展成熟,广泛用于指称器物和其它事物。梅尧臣《重送杨明叔》:船儿傍舷回。《东京梦华录》:人家妇女皆归外家,晚即归,外公姨舅皆以新葫芦儿、枣儿为遗。刘仙伦《系裙腰》:山儿矗矗水儿清,船儿似叶儿轻,风儿更没人情。“儿”还可以附在形容词、动词之后,转指事物。这一点和“子”相似。吴自牧《梦粱录》;通和坊东曰金波桥,北曰普济桥,次曰巧儿桥。《梦粱录》:又有一等手作人……说合交易,帮涉妄作,谓之涉儿。4、到了清代,“儿”适用范围更广,可以附加在时间名词和指示代词之后。《儿女英雄传》:我本是前儿合张爷告下假来,要回三河去。《儿女英雄传》:谁想又害了这场大病,昨儿险些死了。《红楼梦》:上回老舅太太给婶子的那架玻璃炕屏,明儿请个要紧的客,略摆一摆就送来。《儿女英雄传》:他看见人斗牌,却也不言语,等过了后儿提起来。《儿女英雄传》:何小姐这段交代,照市井上外话说,这就叫“把朋友码在那儿”了。(俗语)小结在元代及以前,“儿”尽管是后缀,但还是独立的一个音节,“细雨鱼儿出”就是例证。元代以后,儿化韵中“儿”不再是独立的音节,如“花儿”(huar)是一个音节。南方方言“儿”和“子”很少。尤其是“儿”极少。他们多用其它方式表示双音节名词,如广州话或单说“刀”,或“铰剪”、“铁钳”,不带“子”。(三)后缀“头”的产生和发展张祜《容儿钵头》:两边角子羊门里,犹学容儿弄钵头。《乐府诗集》: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元魏《贤愚经》:时妇常以三奇木头擎镜照面。上面例子中,头已没有了“连缘”的核心义,只标示名词词性,可以说已经虚化为后缀了。唐代以后,后缀“头”还可以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后转指事物,与“子”、“儿”一样。这是后缀成熟的标志。